劳生何扰扰,衰鬓已萧萧。
偶得《楞严》读,都将世虑消。
水流虚谷静,云度碧天遥。
独坐忘言久,西山对寂寥。
【注释】
暇日:闲暇之日。楞严经:佛教经典,全名《大乘入楞伽经》,是唐代玄奘法师翻译的一部佛教典籍。读楞严经偶成:闲暇时读《楞严经》,偶然间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
劳生:指忙碌的一生。扰扰:纷乱不安的样子。衰鬓:形容头发已白。萧瑟:指白发如飘飞的秋叶。
偶得:《楞严经》中偶有妙语,偶尔读到。世虑:世俗的烦忧。都将世虑消:都让我将世俗烦忧消除了。
水流虚谷静:流水在山谷中流过,发出的声音非常安静。碧天遥:天空呈现出一种碧绿色,非常遥远。
独坐忘言久:独自坐在一个地方,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言久:忘记了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
西山对寂寥:面对着西山,感到寂寞而孤独。
【赏析】
此诗为闲适之作,诗人在闲暇之时读《楞严经》,偶然感悟到其中道理,便将世俗烦忧全部消除。在山中独坐,忘记时间的流逝,面对寂静的山野,感到寂寞而孤独。全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