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馆高闲事事幽,竹编茶灶瀹清流。
气蒸阳羡三春雨,声带湘江两岸秋。
玉臼夜敲苍雪冷,翠瓯晴引碧云稠。
禅翁托此重开社,若个知心是赵州。

题真上人竹茶炉

僧馆高闲事事幽,竹编茶灶瀹清流。
气蒸阳羡三春雨,声带湘江两岸秋。
玉臼夜敲苍雪冷,翠瓯晴引碧云稠。
禅翁托此重开社,若个知心是赵州。

注释:

  1. 僧馆高闲事事幽:僧人的居所高而闲适,什么事情都是那么的宁静。
  2. 竹编茶灶瀹清流:以竹子编制的茶炉烹煮清冽的溪流之水。
  3. 气蒸阳羡三春雨,声带湘江两岸秋:热气蒸腾如同阳羡(今江苏宜兴)春天的细雨,声音仿佛带着湘江两岸秋天的气息。
  4. 玉臼夜敲苍雪冷:用玉石做的臼在夜晚敲打发出清脆的声音,如同寒冷的雪。
  5. 翠瓯晴引碧云稠:用翡翠制成的杯子在晴朗的天气里吸引着如云般绚丽的颜色。
  6. 禅翁托此重开社:禅师借此机会重新开启社团活动。
  7. 若个知心是赵州:谁能真正理解这位禅宗大师赵州禅师的心意?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竹茶炉之美的诗。首联“僧馆高闲事事幽,竹编茶灶瀹清流”描绘了僧人居住的高静之地以及竹制的茶灶烹煮清冽的溪流之水。颔联“气蒸阳羡三春雨,声带湘江两岸秋”则以生动的比喻,将茶炉中的热气与阳羡、湘江两岸秋季的景象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茶炉中沸腾的水汽和悦耳的声响。颈联“玉臼夜敲苍雪冷,翠瓯晴引碧云稠”进一步运用了色彩和声音的描写,玉臼的声音如同寒冷的雪,翠瓯的色彩则像浓郁的云朵,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尾联“禅翁托此重开社,若个知心是赵州”,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禅师的理解以及对禅宗大师赵州的理解,同时也暗示了这首诗的主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