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先生七十馀,年时宿习未能除。
闲身寂寞难忘酒,老眼昏花不废书。
半榻秋声吟细细,一樽灯影鬓疏疏。
几番欲得相寻去,尚恐嫌人识隐居。

诗句原文:

可笑先生七十馀,年时宿习未能除。

闲身寂寞难忘酒,老眼昏花不废书。

半榻秋声吟细细,一樽灯影鬓疏疏。

几番欲得相寻去,尚恐嫌人识隐居。

翻译:

  1. 可笑先生已逾古稀之年,然而年时的习气仍未能完全根除。
  2. 我独自在家,心中感到无比寂寥和空虚,无法摆脱对美酒的渴望。
  3. 虽然年纪已高,眼睛变得模糊,但我仍然坚持读书,从未放弃过学习。
  4. 在秋天的夜晚,我独自坐在窗边,静静地吟诗;而在微弱的灯光下,我的头发稀疏,显得十分憔悴。
  5. 我曾数次想要离开这个地方,去寻找他,但他可能已经意识到我的隐居生活了。

注释:

  • 可笑先生(先生):指诗人自己或友人。七十馀:指七十岁有余。宿习:长期形成的习惯或习气。未能除:尚未消除。
  • 闲身:闲散的身体,意指孤独、无聊。寂寞:孤单、冷清。
  • 半榻秋声:指秋天的声音,如落叶声、虫鸣声等。细细:形容声音细小而悠长。
  • 一樽灯影:指灯光映照下的自己的形象或影子。鬓疏疏:头发稀疏。
  • 几番欲得相寻去:几次想要去找对方。相寻:寻找、探访。
  • 尚恐嫌人识隐居:还担心别人会发现我隐居的生活。

赏析:
《酬华樗林见寄韵》是明代诗人王绂的作品。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转、时光易逝的感叹,以及对友情、生活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通过对“年”“醉”“书”等元素的描绘以及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描写,诗人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和逝去友情的追忆与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