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先生七十馀,年时宿习未能除。
闲身寂寞难忘酒,老眼昏花不废书。
半榻秋声吟细细,一樽灯影鬓疏疏。
几番欲得相寻去,尚恐嫌人识隐居。
诗句原文:
可笑先生七十馀,年时宿习未能除。
闲身寂寞难忘酒,老眼昏花不废书。
半榻秋声吟细细,一樽灯影鬓疏疏。
几番欲得相寻去,尚恐嫌人识隐居。
翻译:
- 可笑先生已逾古稀之年,然而年时的习气仍未能完全根除。
- 我独自在家,心中感到无比寂寥和空虚,无法摆脱对美酒的渴望。
- 虽然年纪已高,眼睛变得模糊,但我仍然坚持读书,从未放弃过学习。
- 在秋天的夜晚,我独自坐在窗边,静静地吟诗;而在微弱的灯光下,我的头发稀疏,显得十分憔悴。
- 我曾数次想要离开这个地方,去寻找他,但他可能已经意识到我的隐居生活了。
注释:
- 可笑先生(先生):指诗人自己或友人。七十馀:指七十岁有余。宿习:长期形成的习惯或习气。未能除:尚未消除。
- 闲身:闲散的身体,意指孤独、无聊。寂寞:孤单、冷清。
- 半榻秋声:指秋天的声音,如落叶声、虫鸣声等。细细:形容声音细小而悠长。
- 一樽灯影:指灯光映照下的自己的形象或影子。鬓疏疏:头发稀疏。
- 几番欲得相寻去:几次想要去找对方。相寻:寻找、探访。
- 尚恐嫌人识隐居:还担心别人会发现我隐居的生活。
赏析:
《酬华樗林见寄韵》是明代诗人王绂的作品。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转、时光易逝的感叹,以及对友情、生活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通过对“年”“醉”“书”等元素的描绘以及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描写,诗人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和逝去友情的追忆与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