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登科第占魁名,载笔曾同客两京。
夜静玉堂邀看月,春深丹禁坐闻莺。
才华未及施经济,交谊宁知隔死生。
老我情怀怕伤感,不胜双泪为君倾。
【注释】
林侍讲:即林光朝,字宾玉,明末诗人。
占魁名:在科举考试中获得第一名。
载笔:携带文房四宝,写作诗文。
两京:指北京、南京。
夜静玉堂邀看月:《新唐书·李峤传》载李峤曾梦见与宋之问同登科第,后为武后起草《含枢密诏》,封郑国公。这里暗喻李峤的才学。
春深丹禁坐闻莺;《旧唐书·音乐志》载:“天宝中,宫悬乐有十二,大吕、太簇、应钟、蕤宾、无射、夷则六律为正,凡六十四调。”这里以“莺”指代“音”,暗示李峤的诗才。
施经济:施行仁政、发展生产。
交谊宁知隔死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渑池会上,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而让位给廉颇,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里以“交谊”指友情。
我情怀:指作者自己的心情。
伤感:悲伤的感情。
双泪:眼泪。
【赏析】
此为悼念林侍讲的一首七绝。林侍讲早登科第,名声显赫,与李峤同时,二人曾同登科第,但李峤后来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此诗是李峤对林侍讲的追思和悼念。首联写林侍讲才华横溢,早登科第;颔联写林侍讲才华出众,与李峤一样,都是文章圣手(“客”),都曾登上京城的玉堂;颈联赞颂林侍讲才华横溢,能与李峤一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施经济);尾联表达林侍讲不幸早逝,令人哀痛不已,无法抑制内心的悲愤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感人,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