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年从宦老京华,历仕先朝岁月赊。
自入宪台频揽辔,近承优诏许还家。
金颁内帑衣裁锦,宴锡南宫帽压花。
如此恩荣光阀阅,向人称说信非夸。

【注释】

①《送郑御史致仕归义门》:送别郑御史退休归家。郑御史,不详其人。致仕,古代指年老辞职,或因罪免职而退休。义门,即义门郡(今河南偃师市),是郑御史的老家。

②“壮年”句:言自己壮年时从政京城,历经前代岁月。

③“历仕”句:言在朝廷任职,时间较长。先朝,指前朝,即唐。

④“自入”句:言自己刚进入宪台,就多次执掌国政。宪台,即御史台,唐代中央最高监察机关。

⑤“近承”句:言近日皇帝诏令,许他退休归家。优,宽厚。

⑥“金颁内帑”句:言皇上赐给内库的钱帛,裁制成锦衣,以表示恩宠。

⑦“宴锡”句:言皇上赐给他的官帽帽子上压有花饰。宴锡,赐予;锡,赐也。

⑧“如此”句:言他的这种恩荣光耀门楣,人们称说起来,信不信都是夸赞了。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人通过送别郑御史,表达了对国家、对人民、对朋友的一片赤诚之心和美好祝愿。

首联写郑御史壮年时从宦京都,历仕前朝,时间很长,这既是说他的宦海沉浮经历之久,也是说他的功业建树之多。一个“赊”字,把时间的漫长和功业的卓著都表现出来了。

颔联写郑御史刚刚步入官场,就多次执掌国事,受到皇帝的赏识和信任。

颈联进一步写郑御史受到皇帝的恩宠和礼遇。“颁”与“锡”二字,用得极好。“颁”,分给,赐给。“锡”,赐与。在这里,“颁”是分给的意思,“锡”是赐给的意思,两者意思相近。“颁内帑”就是分给内库的钱,也就是国库的钱,这里指的是皇帝给郑御史的赏赐。“裁”是用刀割断的意思。“锦”,用五色丝线织成的有花纹的丝织品。这里指用金钱购买的锦绣绸缎来为郑御史做衣服。“燕”,用羽毛装饰帽子。“压花”,即压绣。“冠压花”,指郑御史所戴的官帽上有花饰。这里说的是郑御史被皇帝赐给官帽上的花饰压着,表明他受到了很高的荣誉。“阀阅”,泛指家族门第。这句意思是说郑御史的家族门第显赫荣耀,因此得到皇帝的重赏。

末联点出郑御史此次回乡的原因,是皇帝对他十分信任和器重。“向人称说”中的“向人”,“称说”中的“说”,都是动词,意为“说给”“讲述”。意思是说郑御史这次回去,一定会把皇帝对他的恩惠和信任告诉别人。“信非夸”、“信非”,两个“信”字,一个是指郑御史自己的真实感受,另一个是指别人的误解。“夸”,这里是夸张的意思。“信非夸”,即不是夸大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郑御史这次回乡,不会因为得到皇帝的信任和赏赐而过分地炫耀和夸耀自己。

这首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其一,运用了典故。全诗四句中,就有两句用了典故。一是“壮年从宦老京华”(“壮年从宦”),二是“自入宪台频揽辔”(“自入宪台”),三是“近承优诏许还家”(“近承优诏许还家”)。其二,运用了对比手法。如第二联,第一句是说自己在朝廷任职的时间很长,但写得并不长;第二句是自己刚刚担任重要职务,但写得并不突出。其三,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方法。如第三联,前面是虚写,是说郑御史受到皇帝的厚爱;后面则是实写,是说郑御史回到家乡以后会受到人们的称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