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杖闲行过短篱,叶间青蕊尚开迟。
年年九日龙山会,恨杀黄花未满枝。
【注释】
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龙山:即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在今浙江绍兴西南。传说王羲之曾在这里举行过“修禊(jī)”活动,后人以“兰亭”代称“修禊”之地,也泛指文人会聚之所。②黄:指菊花。③篱:竹篱笆。④恨杀:恨得要死。⑤黄花:这里指菊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重阳节游龙山时的即兴之作。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句“野杖闲行过短篱”,点明时间、地点和行动。九月二日重阳节这天,作者拄着拐杖悠闲地行走,经过一簇矮小的篱笆。这一句为全诗奠定了一个清幽淡远的意境。
次句“叶间青蕊尚开迟”,进一步描绘了篱笆内的景物。篱笆里的菊叶之间,那些尚未完全开放的花蕊显得格外娇嫩可爱。这里的“青蕊”是指未开的花朵,而“尚开迟”则表明这些花儿开放得很慢,似乎有意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对比。
第三句“年年九日龙山会”,点出了作者此行的目的。每年重阳节这一天,他都会来到龙山这个地方,与朋友们一起聚会赏菊品酒,共度佳节。这句不仅表达了他对这一传统节日的喜爱,还暗示了他此行的特殊意义。
末句“恨杀黄花未满枝”,则表达了作者对这次相聚的遗憾之情。虽然每年的九日龙山会都让他心潮澎湃,但今年他发现菊花还没有开满枝头,就感觉像是错过了一个美好的机会一样,感到非常遗憾。这句话既展现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热爱,又透露出他对朋友相聚时光的珍惜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篱笆内的菊花,以及诗人在篱笆外悠然自得地漫步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日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九日龙山会的描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