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齐千里竞高飞,风引铃声落翠微。
几度月明霜冷夜,飘零犹认主人归。
【注释】
鹁鸽:家鸽,常在屋檐下筑巢。
翠微:山色青葱貌,此处借指屋檐。
飘零:比喻流落、漂泊。
主人归:比喻鸽子的回归。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家鸽的喜爱之情和对家鸽的思念之情的真实写照。前两句写鸽子高飞,后两句写月夜思乡。
云齐千里竞高飞,风引铃声落翠微。
几度月明霜冷夜,飘零犹认主人归。
【注释】
鹁鸽:家鸽,常在屋檐下筑巢。
翠微:山色青葱貌,此处借指屋檐。
飘零:比喻流落、漂泊。
主人归:比喻鸽子的回归。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家鸽的喜爱之情和对家鸽的思念之情的真实写照。前两句写鸽子高飞,后两句写月夜思乡。
梅城小景 沧江湛回流,荒城出花屿。 海色明远洲,岚光过新雨。 渔家孤笛秋,烟火疏林暮。 漠漠天际帆,苍苍鸟边树。 若人静者流,持竿得真趣。 取乐非取鱼,日斜忘归去。 注释: 1. 沧江湛回流:沧江,指的是大海,湛流,指水流湍急的样子,回,回旋的意思。沧江的水流在秋天变得湍急,回旋着流动。 2. 荒城出花屿:荒城,指的是被战争破坏的城市,花屿,指海边的小岛,被战争摧毁,只剩下岛上的花。 3.
注释: 1. 谷口翠微路,深溪明药丛。 - 指诗人的住所位于谷口,周围是翠绿的小山,小路上长满了花草。 - 深溪中的草药长得茂盛,显得十分明亮。 2. 宴林候巾舄,卷幔来群峰。 - 在林间等候客人的到来,换上干净的鞋子。 - 推开窗帘,看到群山环绕,景色十分美丽。 3. 心远鱼鸟狎,迹幽猿鹿同。 - 心境宁静,与鱼儿、小鸟亲近;行动隐蔽,与猿猴、野鹿和谐共处。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整体上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抓住重要词句进行分析。本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对自己隐居的生活和所思、所见的描绘,表达出自己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首联“连川医者许得明悠然楼”,意思是说:居住在连绵不断的山间之中,我有幸成为一位医者许得明。悠然楼,意指高高的楼阁,这里指隐居之处。“楼居结遐想,高超世人群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题松陵吴文刚长春轩”: 描述的是松陵地区,吴文刚所建的长春轩。 - 关键词: 松陵、吴文刚、长春轩 - 注释: 松陵是一个地名,吴文刚是这里的主人翁,而长春轩可能是一处建筑或居所。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对松陵地区及其主人翁吴文刚的敬仰之情。 2. “习隐向微道,了然玄牝门”: 描述了通过隐居生活,寻找并领悟到了“玄牝门”的深奥道理。 - 关键词: 习隐、微道
飞流积天镜,胜寄来花源。 寻林烟露晚,扫石泉萝偏。 莹神庶遗境,历寂焉累烦。 身与鸟共远,兴将云独还。 以求沧洲侣,永矣洗心言。 注释: 1. 飞流积天镜:形容瀑布如天上的镜子一般美丽壮观。 2. 胜寄来花源:这里指诗人想要在这个地方找到如花源一样的美景。 3. 寻林烟露晚:在树林中寻找,发现夜晚的烟雾和露水。 4. 扫石泉萝偏:用扫帚清理石头上的苔藓和藤蔓。 5. 莹神庶遗境:让心灵远离尘世
注释: 清江散人为林孔逸写前林过雨图:林孔逸,字散人,号清江,是明代文学家。他擅长绘画,尤精于水墨山水画,与唐寅、文征明并称“吴门四杰”。 清川带长林,雨后宜水木:清江带着长长的树林,雨水过后更适宜欣赏水木之美。清川,指清澈的河流;长林,形容树木茂盛。 澹沲天影寒,孤光霁人目:淡雅而宁静的天空映衬着寒冷的光,照亮了人们的双眼。澹沲,形容天空宁静而淡雅;孤光,指明亮的月光或日光;霁,意为晴朗。
传别驾风树卷 疾风吹庭树,游子常苦心。 禄养已不逮,江湖行且深。 鼎茵岂云乐,藜藿宁自任。 怀哉古人意,锡类犹至今。 鄱水漾寒波,楚云还远林。 含悽念幽壤,几欲忘华簪。 【注释】: 传:转达。别驾:官名。指刺史。 疾风:急风。 苦心:忧思烦扰的心。 鼎茵:古代的一种高级席子,用玉装饰。泛指高贵的席子。 藜藿:指贫贱的饭食,泛指粗劣食物。 古人意:指《诗经·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古田陈叔重著存堂 风树叹亲没,含悽竟何言。 空馀永感下,慨此雷露繁。 蘋藻洁时祀,焄蒿动精魂。 音容恍在眷,謦欬恒若存。 堂虚俨像设,林木当前轩。 林木有时变,此心常弗谖。 注释: 1. 古田陈叔重著存堂:指的是诗人陈叔重在古田所建造的祠堂。 2. 风树叹亲没:感叹亲人已经去世。 3. 含悽竟何言:悲痛至极,无言以对。 4. 空馀永感下:只有深深的哀思留在心中。 5. 慨此雷露繁
飞霰夜仍集,寒飙鸣近林。 感君玉壶酒,微昏忽盈襟。 中庖出丰膳,剧饮成讴吟。 宾言无多酌,主称宜再斟。 人生亦奚为,所愿常盍簪。 何必候离间,临风想徽音。 顾惭悠悠者,辱此惠爱深。 穷匮不能答,嘿嘿以铭心。 注释与赏析: 飞霰夜仍集, 指夜晚降下的雪花仍在空中飞舞。 寒飙鸣近林, 凛冽的北风吹动树木发出声响。 感君玉壶酒, 感激主人的美酒,如同美玉般珍贵。 微昏忽盈襟, 微醺之后,酒气轻拂着衣襟
孟冬天气肃,北风何凄凉。 引领望江介,凝霜沾我裳。 非无越乡感,别久以为常。 终怀首丘念,欲往川无梁。 越鸟辞旧林,燕禽正南翔。 清川去悠悠,离心日已长。 盛年不再至,玄鬓忽已霜。 驾言适皇邑,远结金与张。 片言不合意,东还守空堂。 因书诉知己,恨恨中自伤。 诗句释义: 孟冬时节天气寒冷,北方的冷风吹得令人感到凄凉。 我抬头望着北方,看着江面上的雾气,我的衣裳被冷风吹着,凝结成霜。
【注释】 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龙山:即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在今浙江绍兴西南。传说王羲之曾在这里举行过“修禊(jī)”活动,后人以“兰亭”代称“修禊”之地,也泛指文人会聚之所。②黄:指菊花。③篱:竹篱笆。④恨杀:恨得要死。⑤黄花:这里指菊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重阳节游龙山时的即兴之作。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句“野杖闲行过短篱”,点明时间、地点和行动。九月二日重阳节这天
【诗句释义】: 1. 西风微雨对空堂——西风和秋雨相互映衬,在空旷的厅堂中飘荡。 2. 门柳萧萧叶尽黄——门前的柳树枝条摇曳,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一片黄色。 3. 江海亲朋零落尽——就像江水和大海一样,亲人和朋友都已经散落一空。 4. 寂寥灯下傍凄凉——在孤寂的灯光下,陪伴着我的是无尽的凄凉。 【译文】: 西风吹着细雨对着空空的厅堂,门前的柳树已经摇摇欲坠,叶子都黄了。 像江水和大海一般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 1.注意重点字词的积累: (1)江燕逢秋去渐稀:指江边的燕子秋天到来时飞得稀少。 (2)明朝回首是乌衣:指明天早晨再回头看,那乌衣巷还是那样。 (3)独怜沧海人流落:我同情那些在沧海中飘流而失所依的人。 (4)犹向西风叹未归:依然向着西风吹鸣着叹息没有回到家里。 2.把握意象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江燕逢秋去渐稀
小池的霜冷,莲藕花已空无踪影,只有那寒冷的枝头沾着露珠,显得格外娇艳。不要恨自己的容颜生得晚,应该像菊花一样,在秋风中傲然挺立。 注释: - 木芙蓉:一种植物,花朵大而艳丽,常用于比喻高洁的品质或美丽的外貌。 - 小池:指的是一个小巧精致的池塘,可能是作者的私人庭院或者某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 霜冷:形容天气寒冷,霜冻覆盖了池水和莲藕花。 - 莲藕花已空无踪影:指莲花凋谢后,只剩下空洞的莲蓬
【解析】 此为一首送别之作。首句中“黄花萧瑟”点明时令,暗示秋深;“暮寒催”写环境氛围,渲染了凄清的气氛。第二句“千里怜君此日回”,是说朋友从远方归来,令人怜悯、欣喜。第三句中“自说”表明诗人的关切,“月明霜冷夜”描写友人归途中的夜景,表现了友人的艰辛。尾句用典,“凤凰台”是传说中的神山名,这里借以代指京城。诗人用典,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答案】 (1)“萧索”:萧条冷落的样子
诗词原文 秋窗睡觉 西风乌桕叶先零,黄菊杯深酒未醒。 何处砧声忽惊觉,露华明月满中庭。 注释与赏析 第一句 - 西风乌桕叶先零:描述了秋风中树叶逐渐凋零的景象,乌桕树的叶子在西风的吹拂下,显得最先变黄、落下。这里用“先零”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迅速和变化。 - 黄菊杯深酒未醒:指的是在深秋时节,人们通常会饮用菊花酒来消愁解乏。这里的“黄菊”可能是指泡制的菊花茶或菊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