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原草色残,千骑拥雕鞍。
共道从军乐,谁歌行路难。
雕戈挥日落,玉剑抉云寒。
准拟功成日,同归谒禁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从军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诗句解释及注释
- 秋原草色残,千骑拥雕鞍。
- “秋原”指的是秋天的原野,“草色残”表示草原已经失去了春天的翠绿而呈现出一种凋敝的状态。
- “千骑拥雕鞍”描述的是军队中有一千名骑兵,他们乘坐着装饰华丽的雕花马鞍,这暗示了军队的庞大和装备之精良。
- 共道从军乐,谁歌行路难。
- “共道”表达了士兵们共同分享的感受或议论。
- “从军乐”指的是士兵们对参军的欢乐心情,但紧接着的疑问“谁歌行路难”揭示了另一种情绪,即对于旅途艰辛的忧虑和感慨。
- 雕戈挥日落,玉剑抉云寒。
- “雕戈”形容武器精致且锋利,“日落”则是指太阳西下的景象。
- “玉剑抉云寒”中的“玉剑”象征着珍贵的宝剑,“抉云寒”意味着剑锋在云中划过,留下一道冷光,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战斗场面。
- 准拟功成日,同归谒禁銮。
- “准拟”在这里意味着预计、计划。
- “功成日”指完成使命的日子。
- “同归谒禁銮”描述了士兵们的共同愿望,希望在完成使命后能回到长安觐见皇帝的场景。
译文
秋日的原野上草木开始凋零,一千余骑士骑着华丽的战马,身披铠甲。我们一同谈论着军中的喜悦,谁能高唱那行路艰难的悲歌?战士们挥舞着锋利的兵器,仿佛能割破夕阳;宝剑出鞘,光芒逼人,仿佛能劈开云雾。我们预计胜利之日将到来,届时一同回到长安,觐见皇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通过展现军营的生活、将士们的战斗情景以及他们的心理状态,生动地描绘了唐代边关军人的生活与情感状态。诗中的语言简洁有力,形象生动,尤其是通过对比秋原的萧条与战士高昂的精神,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同时,诗中的“谁歌行路难”也反映了士兵们内心的矛盾和不安,体现了战争带来的心理变化。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场的描述,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他们对战争的无奈和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