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踪迹慕云山,结得真僧住世间。
夜宿孤灯邻妙梵,晓随清磬度禅关。
心通万法缘俱寂,目泯空华意自闲。
此日微官牵物累,更堪江上送师还。
半生踪迹慕云山,结得真僧住世间。
夜宿孤灯邻妙梵,晓随清磬度禅关。
心通万法缘俱寂,目泯空华意自闲。
此日微官牵物累,更堪江上送师还。
【注释】
- 半生:一生。
- 真僧:真正的僧人。
- 妙梵:佛教的梵呗声。
- 禅关:佛寺的门户,泛指出家人修道的地方。
- 万法:佛教术语,指一切事物和现象。
- 寂:静寂,无声无息。
- 妙华:佛教中的花,比喻佛法。
- 微官:小官。
- 江上:长江边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显上人还闽中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送别的情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半生踪迹慕云山,结得真僧住世间。”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认为,半生的足迹都是对高山大川的向往,希望找到一位真僧人,在世间安家立业。
颔联“夜宿孤灯邻妙梵,晓随清磬度禅关。”描绘了一幅寂静而美好的夜晚景象。诗人在寺院中度过夜晚,听到清磬的声音,感受着宁静的氛围。
颈联“心通万法缘俱寂,目泯空华意自闲。”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境界的追求。诗人认为,只有心与万法相通,才能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只有摒弃外界的干扰,才能实现内心的自由与解脱。
尾联“此日微官牵物累,更堪江上送师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只是一个小官,无法摆脱世俗的牵绊,只能在江边为朋友送行。
整首诗以送别为题,通过对送别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内心境界以及世俗生活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