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笛飘残月下声,空江秋入思冥冥。
怪来杨柳移关塞,可是梅花落洞庭。
半夜旅魂随调切,谁家少妇倚楼听。
晓来更觅龙吟处,一点君山水面青。

【注释】:

宿巴陵 ——在巴陵(即湖南岳阳)住宿。巴陵,今湖北江陵县北。
闻笛 ——听到有人在吹笛子。
玉笛飘残月下声 ——形容笛声悠扬宛转,像玉石一般清脆。
空江秋入思冥冥 ——秋天的江水空旷,让人感到寂寞。
怪来杨柳移关塞 ——奇怪为何这杨柳树会从关塞之地移植到这里?关塞,指关口和要塞,这里指边境。
可是梅花落洞庭 ——可是这梅花竟然落到洞庭湖上!洞庭,即今天的湖南洞庭湖,因湖水碧绿如黛而得名。
半夜旅魂随调切 ——夜深人静时,旅人在梦中听到笛声,仿佛是来自遥远的故乡。
谁家少妇倚楼听 ——有哪家年轻的女子倚靠在楼上聆听着这美妙的笛声?
晓来更觅龙吟处 ——天刚破晓时,诗人更加努力地寻找那如同龙吟般的笛声源头。
一点君山水面青 ——那如龙吟般的声音,似乎就在这青翠的君山之畔回荡。
赏析:
《宿巴陵闻笛》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玉笛飘残月下声”,以“玉笛”起兴,形容笛声悠扬宛转,如玉石般清脆;“飘残月下声”则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玉笛发出的悠扬之声。这种描述不仅营造出一种宁静、幽美的氛围,而且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音乐的向往。

第二句“空江秋入思冥冥”,则转入了对诗人自身情感的表达。这句中的“空江”和“秋”字相呼应,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而“思冥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

第三句“怪来杨柳移关塞”,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关塞”和“杨柳”都是他熟悉的意象,但在这里却成为了陌生的象征。而“怪来”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变化的惊讶和不解。

第四句“可是梅花落洞庭”,则又回到了诗歌的主题。这句中的“梅花”和“洞庭”都是他熟悉的意象,但在这里却成为了新的焦点。而“落洞庭”则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渴望和向往。

最后两句“半夜旅魂随调切,晓来更觅龙吟处”,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句中的“旅魂”和“龙吟”都是他熟悉的意象,但在这里却成为了新的焦点。而“晓来”则表明了诗人对故乡的迫切期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展现了他敏锐的审美眼光和丰富的想象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