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富豪雄,济济美少年。
欢游及芳岁,鞍马何翩翩。
秦筝奏新声,妙舞妖且妍。
今日良宴会,意气如云烟。
人生若朝荣,灼灼宁久鲜。
无为坐坎壈,流光悲逝川。
【注释】
今日良宴会:今天举行盛大的聚会。
三川富豪雄:三川,指黄河、泾河、渭河一带。富豪,有钱的人。这里泛指有地位的人,即豪门贵族。
济济美少年:济济,形容众多;美少年,英俊的年轻人。
欢游及芳岁:在美好的时光里欢聚游乐。
鞍马何翩翩:骑马驰骋多快乐啊。
秦筝奏新声:秦筝,一种弦乐器,音色清脆悦耳。奏新声,演奏美妙的新音乐。
妙舞妖且妍:舞姿优美妖娆。
今日良宴会,意气如云烟:今天的宴会非常热闹,大家都兴致勃勃,像云彩一样飘忽不定。
人生若朝荣:人的生活如同早晨的阳光一样短暂。
灼灼宁久鲜:灿烂的光彩不会长久保持。
无为坐坎壈:不要无所作为地闲坐。坎壈,坎坷不平,比喻困境或逆境。
流光悲逝川:时间就像流水一样消逝,让人感到悲伤。
【赏析】
此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当时诗人李白正在长安供职,与高适、杜甫等名士交往甚密。诗中描绘了一幅盛况空前的宴会图,抒发了诗人及时行乐之情。
第一联:“今日良宴会,三川富豪雄。”点明主题,说明今天是一次盛大的宴集。三川是泛指,包括今之陕西、河南、山西一带,这些地方自古富庶。“富豪雄”指豪门贵族众多。首句开门见山,交代了宴会的地点和人物,也暗示出宴会的豪华和热闹。
第二联:“欢游及芳岁,鞍马何翩翩。”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气氛。“芳岁”指的是春天的美好时节。“鞍马”,代指骑马。诗人描绘了一幅人们骑马出游、尽情欢乐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时光的留恋和珍惜之情。这一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既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场面,又反衬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第三联:“秦筝奏新声,妙舞妖且妍。”继续描写宴会中的活动。诗人用“奏新声”和“妙舞”两个词分别表现音乐和舞蹈的精彩。这里不仅描绘了宴会中的音乐和舞蹈表演,还巧妙地使用了典故和比喻手法。“秦筝”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以其音色清脆悦耳而闻名;“秦筝奏新声”则暗示了宴会上出现了新颖的乐曲。“妙舞”则是形容舞蹈动作优美动人,而“妖且妍”则形容舞者的姿态既妖艳又美丽。这一联通过描绘音乐和舞蹈的表演,进一步衬托出宴会的热闹和精彩。
第四联:“今日良宴会,意气如云烟。”诗人以“意气”来概括自己的心境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在这里,“云烟”象征着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人生。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对无常的感慨。这一联虽然简短,但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第五联:“人生若朝荣,灼灼宁久鲜。”诗人再次提及人生的主题,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易逝。在这里,“灼灼”形容花朵鲜艳夺目,而“宁久鲜”则是指花朵虽然绚烂却难以持久。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易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第六联:“无为坐坎壈,流光悲逝川。”诗人最后以一句“流光悲逝川”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哀伤。这里的“流光”指的是时间的流逝,“逝川”则是指河流的流向,暗喻着人生的无常和变迁。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的无常和对于时光流逝的哀叹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描绘盛况空前的宴会场景、音乐舞蹈表演以及诗人自身的感受,生动地展示了唐代文人雅集时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感慨和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