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卿讥世及,孔华粲若星。
尾大恒不掉,拊枝攀根荣。
火光倏中微,五竖并列庭。
禁兵设兰锜,金彯貂长缨。
私门填万轨,指顾山岳平。
龟鼎潜欲移,拥弱徒虚名。
岂无贤智谋,发言炳中诚。
根蟠固已久,大运终就倾。

诗句解读

三卿讥世及,孔华粲若星。尾大恒不掉,拊枝攀根荣。

  • 三卿:这里指的是三位大臣,可能是隋炀帝时的宰相,他们批评隋炀帝的过失,与历史上的其他朝代相比,显得格外突出。
  • 孔华:指孔子之花(孔夫子的象征),在此处比喻有才能和智慧的人。
  • 粲若星:形容孔华如星星般闪耀,表明其才学非凡。
  • 尾大:比喻势力庞大到难以驾驭。
  • :坠落、倒地。
  • 拊枝攀根荣:通过攀附他人或权势来获得荣耀。

火光倏中微,五竖并列庭。

  • 火光:比喻隋朝的灭亡,暗喻隋炀帝的统治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短暂而微弱。
  • 五竖:可能指的是五位重要的人物(具体指谁不详),他们共同出现在宫廷之中。
  • 并列庭:意味着这些人物在朝廷中拥有相同的地位或者影响力。

禁兵设兰锜,金彯貂长缨。

  • 禁兵:指皇帝的亲军,通常负责保卫皇宫。
  • 兰锜:古代兵器,这里可能象征武力或军事力量。
  • 金彯:古代的一种头饰,以黄金制作。
  • 貂长缨:形容官员的华丽装饰,也隐含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私门填万轨,指顾山岳平。

  • 私门:泛指贵族、官僚等私人势力。
  • 填万轨:形容这些势力遍布全国,影响深远。
  • 山岳平:比喻这些势力强大到几乎无法撼动国家根基。

龟鼎潜欲移,拥弱徒虚名。

  • 龟鼎:古代的权位象征,这里比喻那些掌握重权的大臣。
  • 欲移:表示这些大臣意图改变现状,谋求更高的地位。
  • 弱徒:指没有实际能力但地位尊贵之人,可能暗指隋炀帝本人或其他高位者。
  • 虚名:尽管地位显赫,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才能和贡献。

岂无贤智谋,发言炳中诚。

  • 岂无:疑问词,表示是否可能有贤能之人。
  • 贤智谋:贤明有智慧的人,指有能力的人。
  • 发言炳中诚:虽然有能力,但言辞未必真实可靠,缺乏真诚之心。
  • 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政治中表面文章与内在真诚的矛盾看法。

根蟠固已久,大运终就倾。

  • 根蟠:根深蒂固,比喻某种势力或势力背后强大的基础。
  • 大运终就倾: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根深蒂固的力量最终会衰败,国家或政权将走向崩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隋末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描述,表达了对当时统治阶级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中的“三卿”和“五竖”象征着当时的权贵和有影响力的人物,而“指顾山岳平”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势力之大,几乎可以左右国家的命运。诗人通过对比现实和政治斗争中的虚伪与真诚,表达了对正直与智慧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