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衮美周甫,分岳咨尧牧。
晤言怀古人,于兹缅芳躅。
圭璋信伟器,麟凤岂凡族。
天南一星明,万里欣共瞩。
朅来炎海滨,莫拓古舆服。
怀柔心为勤,抚驭令尤肃。
政淳回浇漓,仁远起颓伏。
鲸涛安中流,鸟语变华俗。
顿令天地春,浩荡被阴谷。
伊余慕光华,幸此近膏沃。
众中睹节钺,丰采朗如玉。
天狼昼已堕,神珠夜当复。
愿言歌德音,吉颂愧清穆。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峤,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唐朝初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因此诗风也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
我们来分析第一句“交趾赠节镇黄司空”。这是在赞美黄司空的才德与功绩。黄司空指的是唐代名将高骈,他在任交趾节度使期间,平定了交趾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句诗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赞誉。
第二句“补衮美周甫,分岳咨尧牧”。这里提到了周甫(周公)和尧这两个历史人物。周公是周朝的开国元勋,也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之一。尧则是指唐尧,他是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君主,以仁爱著称。这句诗赞扬了黄司空像周公和尧一样,为天下百姓造福,治理有方。
第三句“晤言怀古人,于兹缅芳躅”。这里的“晤言”是指面对面的交谈,而“怀古人”则是怀念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黄司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古代英雄的向往。
接下来是第四句“圭璋信伟器,麟凤岂凡族”。这里用“圭璋”和“麟凤”来形容黄司空的才华和德行。圭璋象征着尊贵和荣耀,而麟凤则寓意着高贵和非凡。这句诗赞扬了黄司空的高洁品质。
最后一句“伊余慕光华,幸此近膏沃。”这里的“伊余”是作者自称,表示自己对黄司空的崇敬之情。而“光华”则是指光明正大的品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愿意向黄司空学习,追求光明磊落的品质。
整首诗以赞美黄司空的才德和功绩为主线,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典故的运用,表达了对黄司空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