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蔽招提,虚室夜生白。
开门不见人,鸟栖山正寂。
疏星带长汀,澹月照幽壁。
远树看欲无,近水闻更滴。
傍观云外峰,忽现青莲色。
此境足安禅,何为迷所适。
【诗句释义】
剡溪霁雪送原上人:大雪过后,剡溪边的山野一片清朗,我送你下山。
积雪蔽招提:山上寺庙被大雪覆盖。
虚室夜生白:空荡的屋子在雪夜里显得更加洁白宁静。
开门不见人,鸟栖山正寂:打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什么人,只有鸟儿栖息在山间,寂静无声。
疏星带长汀,澹月照幽壁:稀疏的星星点缀在长汀上,淡淡的月光映照在幽静的山壁上。
远树看欲无,近水闻更滴:远远望去,树木仿佛消失在夜色之中;走近些听去,水声似乎更加清晰了。
傍观云外峰,忽现青莲色:在云雾缭绕之外,山峰若隐若现,宛如一朵盛开的青莲。
此境足安禅,何为迷所适:这样的境界足以让人心安,又何必迷失在世俗之中呢?
【译文】
大雪过后,剡溪边的山野一片清朗,我送你下山。
山上寺庙被大雪覆盖。
空荡的屋子在雪夜里显得更加洁白宁静。
打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什么人,只有鸟儿栖息在山间,寂静无声。
稀疏的星星点缀在长汀上,淡淡的月光映照在幽静的山壁上。
远远望去,树木仿佛消失在夜色之中;走近些听去,水声似乎更加清晰了。
在云雾缭绕之外,山峰若隐若现,宛如一朵盛开的青莲。
这样的境界足以让人心安,又何必迷失在世俗之中呢?
【赏析】
《剡溪霁雪送原上人》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雪后的剡溪景色和诗人送别友人的心情。全诗语言简练清新,描绘生动形象,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浓厚的情感色彩。
首联“积雪蔽招提,虚室夜生白。”描写了山寺被白雪覆盖的景象。这里的“招提”是指佛教寺院,象征着修行之地。诗人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时的不舍之情。
颔联“开门不见人,鸟栖山正寂。”描绘了山间寂静的氛围。诗人通过“开门不见人”这一细节,展现了山间的空旷和静谧,而“鸟栖山正寂”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寂静之感。
颈联“疏星带长汀,澹月照幽壁。”则将视角转向了自然景观。诗人用“疏星”、“长汀”、“澹月”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美景。同时,“淡月”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尾联“傍观云外峰,忽现青莲色。”则将视角转向了云海之上的山峰。诗人通过“傍观”一词,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忽现青莲色”这一比喻,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整首诗以雪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雪后的剡溪美景和诗人送别友人的心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