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海元龙气不除,悲歌宁为食无鱼。
厌看博士租驴券,奋读匈奴缚马书。
天子自欣栽苜蓿,秀才何暇恋菰芦。
毛锥不必轻投却,会向燕然一展舒。
诗句释义:
- 送阮逸孺之塞外:这首诗是诗人送给朋友阮逸孺的。逸孺,即阮逸孺,诗人的朋友。塞外,指的是边远或荒凉的地方。
- 逸孺故诸生忽有从军之志:逸孺原来是个读书人,突然之间表现出了想要从军的想法。
- 湖海元龙气不除:这句话引用了三国时期刘备(字玄德)和关羽的故事。刘备曾对关羽说:“我与汝等结为兄弟,誓同生死,汝可呼我为‘兄’。”后来,刘备向关羽请教如何治理国家时,关羽说:“愿将军宽心。” 这里,“湖海元龙气不除”意味着逸孺仍然保有那种豪迈的气质,不愿意被束缚于传统的读书生活。
- 悲歌宁为食无鱼:这句话表达了逸孺宁愿在军中过艰苦的生活,也不愿意忍受平庸乏味的读书生活。
- 厌看博士租驴券:这里的“博士”可能是指古代的官职或学位,而“租驴券”则是一种租赁驴子来代步的工具。逸孺可能对此感到厌烦,因为这样的生活缺乏自由和冒险的乐趣。
- 奋读匈奴缚马书:这句话中的“匈奴”是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而“缚马书”可能是指有关战争、策略或军事知识的书籍。逸孺在这里表明他渴望学习这些知识,以便能够在战争中发挥作用。
- 天子自欣栽苜蓿:这句诗可能是在讽刺当时统治者对军队生活的喜爱,就像皇帝种苜蓿一样,但这只是表面的享受。实际上,这种生活是艰苦的,需要士兵们自己动手种苜蓿。
- 秀才何暇恋菰芦:这里的“秀才”可能是指读书人,而“菰芦”是一种植物。逸孺在这句话中表达出他对这种生活的不满,他认为书生们应该忙于学问而不是闲散的生活方式。
- 毛锥不必轻投却:这句话中的“毛锥”指的是笔杆,而“投却”则表示扔掉或丢弃。逸孺认为即使是一支普通的笔杆,只要用心使用也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 会向燕然一展舒:燕然山位于今天的蒙古国境内,是古长城的一部分。这句诗的意思是,逸孺会像在燕然山上一样,展现出自己的风采和才华。
译文:
送你到边疆去,你是那些曾经有从军之志的人之一。
你身上还保留了湖海之气,不能忘记当年与关羽的约定。
看着那些厌倦了官场生活的博士们,我不禁感慨万分。
奋不顾身地研习《匈奴缚马书》中的战术和策略。
皇帝喜欢种苜蓿,而我们这些读书人却无暇顾及。
即使只是一支普通的笔,只要有用武之地就会发挥巨大作用。
我们都是英雄好汉,总有一天会像燕然山一样展现你的才华。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阮逸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热情鼓励和支持。诗人通过对比和对比,展示了朋友的坚韧和决心,以及他对从军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也提醒朋友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因为外界的诱惑或困难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