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帐金炉久断烟,扶床小女更谁怜。
寻求药杵空过蜀,封寄题绡直到燕。
胆小定难奔向月,情多诚恐碍生天。
六如偈罢朝云瞑,写剩金经数幅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悼词四章》中的第一首。下面将逐句解读并附上必要的注释:

  1. 穗帐金炉久断烟,扶床小女更谁怜。
    注释:穗帐、金炉都是古代贵族家中常用的物品,象征着富贵和奢华。”断烟”意味着这些奢侈品已不再被使用,可能因为某种不幸的原因导致主人去世。”扶床”指的是躺在床上的人,可能是诗中的主角。”小女”可能是指诗中的主角的女儿,”更谁怜”表达了对这个小女孩的同情和怜惜之情。

  2. 寻求药杵空过蜀,封寄题绡直到燕。
    注释:药杵是研磨药物的工具,蜀指四川,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在四川的生活或与四川有关的经历。”空过蜀”表示诗人已经离开四川,但并未找到可以寄托哀思的地方或人。”封寄题绡直到燕”中的”题绡”指的是书信或者信件,”燕”通常用来代指远方的亲人或朋友。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他未能在生前得到妥善安置的遗憾。

  3. 胆小定难奔向月,情多诚恐碍生天。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哀。”胆小定难奔向月”中的”奔向月”可以理解为追求理想或者逃避现实的隐喻,”胆小”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情多诚恐碍生天”中的”情多”可能是指诗人的情感丰富而复杂,”生天”则是指人的死亡。这两句话揭示了诗人对生死无常的感慨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接受。

  4. 六如偈罢朝云瞑,写剩金经数幅笺。
    注释:六如偈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经中的六种禅理。”罢朝云瞑”形容天色昏暗,可能预示着夜晚的到来。”写剩金经数幅笺”中的”写剩金经”指的是诗人在创作佛教经文时留下的草稿,”金经”可能是指金色的佛教经典,而”笺”则是指纸张。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通过创作佛教经文来寄托哀思,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领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亡友之作,通过对逝者生前生活的描绘,以及对逝去之人的追思和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常的感慨。诗中的关键词如“穗帐”、“金炉”、“药杵”、“题绡”等都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信仰和理解。同时,诗中的意象如“月”、“生天”、“朝云”等也富有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生死轮回的感慨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词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