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挂臣冠袖拂衣,尊前元未露微词。
也知一顾情非浅,若在前年讵敢辞。
【注释】
有谢:写给友人的赠诗。谢,这里泛指朋友。
臣冠:官帽。臣,对人的谦称。
尊前:指酒宴上。
微词:含蓄的话。
一顾:一看。
讵(jù)敢:岂敢,怎么敢。
“若在前年”,指当年与诗人同游西湖时的情事。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写于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作者的朋友元稹,在长安任职,写了一首诗给白居易,请白居易为他作《代曲江忆元九》以答。白居易就写了这首和诗。
首句“钗挂臣冠袖拂衣”,是说诗人自己把官帽放在一边,拿起笔来写诗。这一句是全诗的基调,说明诗人是在送别友人之后写的这首诗。
第二句“尊前元未露微词”,是说在酒宴上没有流露出一点意思。这句诗也点出了和诗的特点,即不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描写友人的神态来暗示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使得全诗显得委婉含蓄。
第三句“也知一顾情非浅”,是说虽然只是看了一眼,但诗人的感情很深。这一句进一步点出了和诗的艺术特点,即通过对友人的描绘,把自己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
第四句“若在前年讵敢辞”,是说如果在去年,诗人就不敢这样大胆地赠诗了。这一句又进一步点出了和诗的艺术特点,即通过对时光流转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往事的怀念。
这首诗写得非常巧妙,既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也没有直抒胸臆,而只是通过对友人的描绘、对时光的流逝以及自己的感受等方面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是一种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也是这首诗艺术成就的重要方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