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薪已并扊扅空,一箸雕胡甚日同。
话到不因人热处,始知夫婿是梁鸿。
注释:炒薪已经用完了,扊扅也空了,只剩下一根筷子。
为什么你和我吃同样的饭菜,我从来没有觉得过?
直到你说出了你的苦衷,我才明白你是我的夫婿。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的流露,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和爱意。诗中通过对日常小事的描述,展现了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炒薪已并扊扅空,一箸雕胡甚日同。
话到不因人热处,始知夫婿是梁鸿。
注释:炒薪已经用完了,扊扅也空了,只剩下一根筷子。
为什么你和我吃同样的饭菜,我从来没有觉得过?
直到你说出了你的苦衷,我才明白你是我的夫婿。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的流露,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和爱意。诗中通过对日常小事的描述,展现了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解析】 此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既考查考生对古诗的记忆、理解、默写能力,又考查语言的表达及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雪后郡楼晓望(丁卯年)”,明确要求写出诗的出处、作者、注释,然后结合诗句的意思,分析出诗歌所蕴含的情感,最后写出自己的赏析。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 译文: 栖息的鸟儿迷失了方向,飞回时却飞向相反的方向;山间云雾缭绕水天一色
诗句原文: 不解为欢未是才,情交总自慧心开。 凭君曾写蛾眉手,稳夺南宫第一来。 译文: 无需强迫的欢乐不称其才,真挚的情感总是自然开启心灵之窗。 凭借你的才华,你曾在诗中描绘出那如画的美女,定能稳坐榜首,赢得荣耀。 注释: - “不解为欢未是才”:意思是说,真正的快乐和成就来自于内心的充实和才能的发挥,而不是外在的强求或压力。 - “情交总自慧心开”:表达了真挚情感交流能够激发智慧
【注释】: 即席代妓赠友赴试春官 其二 (丁卯年) 祝愿郎腰玉带围,临歧误问几时归。 男儿意气宜豪举,也似侬愁泪满衣。 译文: 祝愿你的腰带围着玉石的带子,在岔路口误问了归期。 男人应该意气风发地豪情万丈,你也应该像我一样充满忧愁泪水。 赏析: “祝愿郎腰玉带围”,是说希望友人像古代的贵公子一般,腰间挂着精美的玉带。“玉带”象征着高贵的地位和财富。这里的玉带不仅指的是物质上的财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此诗的首句,“昔年同社为秋词”,是说当年我和友人在秋天里吟咏过诗作;次句“今成往事”,则表明这些诗作已成了过去的事了,现在只能徒增感慨而已。第三句“离居多感”,点明了自己与友人分别的原因——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第四句“岁晏不聊”,则表达了对国事和时运的忧虑和不安。第五句“触绪生吟”,指触景生情而吟诗;第六句“冰霜满月”,则是借自然景象来抒发内心的苦闷之情
【注释】1. 征衫:指出征的衣服,即战袍。2. 愁点雪霏霏:指愁绪如同雪花纷纷扬扬飘洒下来一样。3.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4. 谢娘:即谢女,泛指女子。 【赏析】《京口雪》是唐代诗人高适在丁卯年(公元767年)所作,是一首边塞诗。全诗以“京口”(镇江)为背景,借咏雪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征衫愁点雪霏霏”,首句开门见山地写自己身着征衣而愁如积雪般纷纷扬扬。这是由眼前的景触发的感怀
【注释】 ①丁卯年:即元祐八年。苏轼于元祐元年(1086)被贬黄州,至元祐八年时已四年有余,此时诗人正在黄州任团练副使兼本州兵马都监。②水重重:指荷花。③藕丝衫:荷叶衣裙。④蝤蛴碧玉缄:用“蝤蛴”(即青色的蟹)来形容荷叶的绿色。⑤画阑:指栏杆。⑥髻丛花片蝶飞衔:形容蝴蝶在绿叶中飞舞。⑦“水重”句:意谓荷叶上积水很重,像荷衣一样。⑧“明映”句:指荷叶上的露珠在阳光照射下,像玉石一样闪闪发光
【注释】 偶:偶然。灯前制锦鞋:在烛光下缝制鞋子。半窗梅影下瑶阶:半窗月光洒在玉阶上,映出梅花的倒影。良宵不厌熏香坐:美好的夜晚我不怕熏香久坐。为听萧郎读紫钗:为了听萧郎朗读《紫钗记》。 【赏析】 “偶向灯前制锦鞋”写诗人在灯下缝制鞋子,这是一件极普通的事,却写得十分真切感人。灯下缝鞋,是夜深人静时的一种闲事。但此诗中所写的却是闲事,而且是闲事中的“杂题”。 “半窗梅影下瑶阶”,以景结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物寄寓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冰霜满月,凛尖风之透骨,感皎月之映心”,这四句描写了一幅寒景图,以冰霜满月为背景,写诗人触绪生吟,感月而生情,多因梦后之思,添出酒边之句,聊作秋声貂续,以为春咏前驱,合曰寒词得一十六首 其十六。接着诗人写到“罗巾书满岁寒词,小字红钤付所知”
【注释】 丁卯年: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萧郎:指诗人自己。瘦斜书势:指书法的瘦劲斜逸之势。萧郎:指诗人自比,以萧统比喻之。漏泄关心事:泄露自己的心事。 【赏析】 诗为闺怨之作,写一女子对心上人的关切和思念。首句“拾得残笺有几行,”是说偶然得到一张写有字迹的残纸,上面只写了几个字。次句“瘦斜书势似萧郎”,意思是说这字迹写得瘦劲而又斜逸的样子,就像男子的字一样。第三句“莫教漏泄关心事”
注释:丰神宜笑,指人的神态宜于微笑;韵宜嗔,指语气宜于嗔怪。随意梳头,指随便整理一下头发。流品,指人的气质和品行。自知,指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应,应该。不劳寻见尹夫人,意谓尹夫人不必费力寻找。 赏析:这首诗是写诗人在闲适自得之中所见到的一个美女的形象。诗中以“丰神”形容女子的体态美,以“宜笑”表现其神情美,以“宜嗔”刻画其气质美。她随心而动,梳妆时自然流露出天真可爱的神态
明珠辟火语空传,多少江靡堕紫烟。 此夜枕前真不夜,步生莲是火中莲。 注释:明珠辟火的传说,已经空口相传,多少江河中的莲花被烧毁。这个夜晚在枕头之前,真的不是黑夜,而是像莲花一样美丽的火中的莲花。 赏析:这首诗以明珠辟火的传说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赞美。诗人用“多少江靡堕紫烟”描绘了江河中的莲花被烧毁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惋惜和哀愁。然而,诗人又用“此夜枕前真不夜
这首诗是诗人为内子妆阁火灾而哀悼所作,共八首。以下是逐句释义、译文及赏析: 鸾鎞犀导总成尘,散朗高情一笑轻。 鸾鎞:指古代妇女的首饰,用鸾鸟羽毛和黄金制成。犀导:犀牛角做的头饰。总(zǒng)成尘:全都化为灰尘。散朗高情:形容女子神情高远、洒脱。一笑轻:形容女子心情轻松愉悦。 侍女拨灰重拾得,瑶钗白凤尚如生。 侍女:这里指被火焚烧后重新捡起的凤凰钗。瑶钗:用玉制作的钗头。白凤尚如生
【注释】 御君:对人称自己的丈夫,此处指妻子。内子:妻子的自称。妆阁:女子梳妆用的闺阁。被火:被大火焚烧。敬唁:表示哀悼和慰问。以诗八首:写一首诗给妻子。 【赏析】 这首《奉赠内》是一首悼亡诗。诗人在妻弟家作客期间,因火灾而失去了爱妻,悲痛万分。他怀着哀思之情,写了一组悼亡诗,每首都用“御君兄内子”作为标题,这是为妻子而作。 第一首,“写得梅花绝代姿”,意思是说,你画的梅花是世上无双的。这一句
【注释】御君:指李德裕。内子妆阁:指唐懿宗女咸安公主的内宅,公主曾与白居易有私情。飞灰:喻死。中郎:指李德裕,时为宰相。文姬:指崔莺莺,白居易之妻,李德裕之妾。赏心高韵事:指崔莺莺所唱《霓裳羽衣曲》。爨烟:炊烟。 【赏析】李德裕被贬崖州后,白居易写此诗以慰其苦。前四句是说,李德裕虽遭贬谪,但毕竟还有崔莺莺这样的知己,可以一诉衷肠;后六句是说,虽然崔莺莺早已不在人世
【注释】 戒律:佛教的戒律。精持:严格地持守。事法:遵守佛教的教义。王:佛。清心:清净的内心。高出宝莲香:指清净的内心能散发出宝莲一样的香气,比喻修行者的心性高洁。但存:只有。冰雪:比喻高洁的品质。孤标:独立的形象。道场:佛教徒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这里指修行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赠内弟(妹)的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内弟严守戒律、清心寡欲的修行生活,后两句写内弟在火灾面前保持了高尚的品格
译文: 梅树上挂着的冰霜,使得月光来得很迟,又到了停灯剪彩的日子。 你画的新样子,别让人知道,不要告诉小姑子。 注释: 1. 残岁:农历十二月初,又称腊月,为一年之末。 2. 梅檐:即“梅梢”,指屋檐下悬挂梅花枝的木架。 3. 霜苦:形容天气寒冷如霜般冷。 4. 月来迟:指月亮来得晚。 5. 停灯:古代风俗,除夕夜要熄灭所有的灯火,称为“守岁”。 6. 剪胜:剪制花灯或剪纸作为装饰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