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裳椎髻即无妨,周姥传诗莫记将。
解道谢娘飞絮语,任教天壤笑王郎。

【注释】

示:告诉。晚:晚年。内四首:即《示三子》。布裳椎髻,指简朴的衣着,头发梳成椎形。周姥:西晋文学家、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之一王弼的母亲,字孟光。传诗:传授诗学。解道:理解领悟。谢娘:南朝陈代诗人谢朓的妾人,姓江氏,名灵凤。飞絮语:随风飘舞的柳絮,比喻轻盈飘逸的舞姿。王郎:指谢朓。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告慰自己的儿子说:“你尽管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打扮自己,我决不反对。”并告诫他不要像谢朓那样“天壤笑王郎”。

开头两句说自己穿着简朴的衣服,扎着椎形发髻也不要紧,母亲传授诗书也不要放在心上。这是对自己儿子说的宽心话。

第三句说母亲已经把诗歌的真谛理解了。“周姥”,指晋朝文学家王弼的母亲,字孟光,是位博学的女性。她曾传授王弼以诗文和哲学,使王弼成为当时著名的学者和道家思想的传播者。《世说新语·文学》载:“王辅嗣弱冠诣(大儒)裴徽,徽问曰:‘夫无才者何以乃尔?’辅嗣良久答曰:‘有云“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王弼答得既好,又表明了自己对学习态度的认真。这两句诗用典故表达出自己教育子女的态度:既要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品德修养的培养,两者不可偏废。

最后一句是作者告诫儿子不要效法谢朓那样的轻薄文人。谢朓是南朝齐代著名诗人,他的《为萧衍作辞》中有这样的句子:“风生别渚,烟起遥空,望长安不见,但见浮云四塞。天长路远,魂绝星桥。”意思是说:在远离故乡的江南,只能看到浮云四塞,而见不到遥远的家乡长安;天很长,路很远,灵魂无法到达长安,只有魂断星桥。作者认为这样的诗是轻浮不庄重的,因此劝诫儿子不要写这样轻浮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