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高阁迥岩扉,客酒凭陵燕子矶。
山带石城孤寺立,潮平江国乱帆飞。
故宫木叶空金碗,荒渡芦花失宝衣。
我亦乘风欲西逝,少林秋老白云归。
【注释】
观音岩:在今江苏镇江市。燕子矶:在镇江市西江边。梁王达摩:《梁书·武帝纪》说,梁武帝曾梦见达摩来金陵,授以法印,并对他说:“吾去留无迹,如空中鸟迹,但当随缘流落。”后遂以“梁王达摩”为禅家语。
迥:高远、空灵。岩扉:即岩门,指山岩上的门户。凭陵:倚临。燕子矶:在镇江北固山上,三面临水,形势险要。
孤寺立:指镇江的金山寺。乱帆飞:形容船只众多,帆樯翻飞。
故宫:旧时的宫殿或官署。木叶:落叶。金碗:喻指皇帝。宝衣:比喻朝廷的官服。
秋老:秋天已深。白云归:喻指人归隐。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游览镇江名胜——观音岩和燕子矶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之作。诗中描绘了观音岩和燕子矶的雄伟景象以及作者所感受到的凄凉之情。全诗意境开阔,感情真挚,语言简练。
首联写登上观音岩时所见之景。“客酒凭陵燕子矶”,是登临所见。“客酒”,即游客的酒。“凭陵”,倚临的意思。“燕子矶”,位于江苏省镇江市西郊长江边,因形似燕子而得名。这里用一“凭”字,写出诗人凭栏远眺时的情景。“山带石城孤寺立,潮平江国乱帆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观音岩和燕子矶的景色。“山带石城”,指的是长江从石头城(今南京市)奔涌而出,环绕着山峦,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孤寺立”则表明这座孤峙的寺庙矗立在岩石之上。“潮平江国乱帆飞”,则是描绘了潮平浪静时江面上船只往来不绝的景象;“乱帆飞”三字,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那茫茫无边的水面,给人以宽广、辽远的感觉。“山带石城孤寺立,潮平江国乱帆飞”,这两句既写景又寓情,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颈联是诗人在观音岩的所见所想。“故宫木叶”一句,诗人由眼前所见想到历史上的王朝更替,联想到自己的命运。“故宫木叶空金碗,荒渡芦花失宝衣”两句运用典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也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失望。“故宫”句中的“故宫”一词在这里并不是指真正的皇宫,而是指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朝代或政权。“空金碗”暗指那些曾经显赫一时、如今却无人问津的历史遗迹,而“失宝衣”则暗示着那些曾经辉煌无比的政治人物,如今却已经物是人非,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最后两句是诗人面对大自然发出的感慨之言。“我亦乘风欲西逝”一句,诗人表示自己也想像那自由自在的鸟儿一样,乘风而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少林秋老白云归”,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归宿的一种哲学思考。他希望像秋天的白云那样,能够回归自然,不再为世俗所累。
整首诗通过描绘观音岩和燕子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归宿的思考。同时,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