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生东出关,白下桃花满。相逢南阳田,目寄孤云远。
君归江国正鸣鸠,草绿空矶燕子愁。与尔期登雨花阁,六朝何处楚江流。
王逢年所作的《送盛仲交还秣陵》,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盛仲交归途中的情景,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盛生东出关,白下桃花满。
相逢南阳田,目寄孤云远。
君归江国正鸣鸠,草绿空矶燕子愁。
与尔期登雨花阁,六朝何处楚江流。
接下来将详细解析每一部分的含义及其在全诗中的作用。
- 盛生东出关:这里的“盛生”可能指的是盛仲交,而“东出关”则意味着他踏上了东行的道路。这一部分描绘了盛仲交启程的背景,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 白下桃花满:白下,即现在的南京一带,是古代的繁华之地。“桃花满”则形容了春天里桃花盛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春日氛围。这里的美景与盛仲交的离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悲凉之感。
- 相逢南阳田:这里的“南阳田”可能是一个地点或者场景的代称,表达了诗人与盛仲交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相遇的情景。这种相逢可能带有些许怀旧或感慨的成分,因为离别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 目寄孤云远:诗人通过“目寄”这个动作,表达了对盛仲交的深情思念。而“孤云远”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思念之情如同远方飘渺的孤云一般难以捉摸,增加了诗歌的意境。
- 君归江国正鸣鸠:这里的“江国”可能指的是长江流域的国家或地区,而“鸣鸠”则是指布谷鸟的叫声。诗人通过描绘鸣鸠之声,表达了对盛仲交归乡的喜悦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 草绿空矶燕子愁:这句诗描绘了春天里的景象,绿草如茵,燕子归来筑巢。然而,这些美好的画面却无法驱散诗人内心的忧愁,因为他知道盛仲交即将离去,这种离别的痛苦让他倍感沉重。
- 与尔期登雨花阁:这里的“尔”指盛仲交,而“雨花阁”则是一处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诗人表达了与盛仲交一起登临雨花阁的约定,这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未来重逢的期望。
- 六朝何处楚江流:六朝,指的是南朝的六个朝代,如宋、齐、梁、陈等;楚江,则是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条河流。诗人通过对六朝和楚江的提及,暗示了盛仲交的离开可能会带来某种变化或变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盛仲交未来的担忧。
《送盛仲交还秣陵》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通过对盛仲交旅程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盛仲交深沉的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受。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