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才定日,舟楫又归程。
月冷猿猿啸,人悲蜀道行。
阵图依旧垒,山势接孤城。
最是临歧别,秋高断雁鸣。

【注释】

风波:波浪。定日:风浪平息的日子。舟楫:船桨和船,泛指船只。蜀道行:蜀地的道路。猿啸:猿猴的叫声,这里借以表现猿声悲切、凄凉的氛围。阵图:军队列成的战阵或营垒。垒:营垒。山势:山峰的形势。孤城:孤立无援的城池。歧:分岔的地方。别:分手。秋高:秋天的天空很高。断雁鸣:断雁在秋风中凄厉地哀鸣。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友人分别,心情十分激动,但因旅途遥远,只得将满腔深情托付给那“月冷猿猿啸”,那“人悲蜀道行”的自然景色了。

全诗从“舟楫又归程”一句起头,写诗人送王静深还合州的情景。首句中的“才定日”三字,点明风浪刚刚平息;次句中的“舟楫又归程”,则表明此行又是一次远行离别。“舟楫”二字,是全诗的关键。它既是实写,又兼有象征意义。因为“舟楫”既指船,也指人,所以它既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又要随同王静深一起回故乡,也可以理解为王静深要离开诗人独自回故乡,而诗人还要继续他的宦游生涯,不能相随同行。这就为后文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埋下伏笔。

颔联“猿啸”与“蜀道”二句,承首句“风波才定日”而来。上句写猿声悲切、凄凉,下句写蜀路险峻崎岖,行人艰难跋涉,都渲染出一种凄怆的气氛。这两句是说:月色本已寒冷,猿啼更使人悲凄;蜀道虽已安全,但仍是一片荒凉,令人感到悲哀。这两句紧承首句,把前面所写的“风波才定”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从而突出了“舟楫又归程”这一现实。

颈联“阵图依旧垒”、“孤城”二句,紧承颔联而来。上句写蜀中旧有的军队依然布列着战阵;下句写群山上的山峰连接着孤零零的城池。这两句是说:虽然战争已经停止,但那些兵营和山峦仍然象原来一样屹立在那里,使人产生一种难以排遣的怅惘之感。

尾联“最是临歧别”、“秋高断雁鸣”二句,是说:在这即将分手的时刻,我听到那远处传来的断雁悲啼之声,不禁想到秋天的天气已经很高了。这两句是作者的想象之辞,是诗人对这次分别情景的补充说明,也是对前面所写的景物的一种总括和升华。

这首诗写于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当时王凝镇合州,诗人去拜访他,两人很谈得来。后来王凝被召入朝任翰林学士,临行时作此送别诗赠给王凝,勉励他好好努力,建功立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