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轓非不贵,一病竟如何。
白璧投人少,青山入梦多。
家临沧海曲,帆挂太湖波。
日暮逢渔父,君听鼓枻歌。

【注释】

  1. 双轓(chán):指马车。
  2. 病:这里指孙使君的病。
  3. 白璧:比喻人才或才能出众之人。
  4. 青山入梦多:形容孙使君思念家乡之情很深,梦中多次见到青山。
  5. 家临沧海曲:指孙使君的家乡坐落在海边的一个弯曲处。
  6. 太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7. 渔父:指打鱼的人。
  8. 鼓枻歌:击桨唱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好友孙使君后所写的一首七言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归途平安的祝愿。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
    首句“双轓非不贵”,诗人用一个反问句表达出他对朋友的关心和忧虑。因为孙使君生病了,所以不能骑马乘车,而只能乘坐马车,这在一般人看来是很贵重的。因此,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孙使君的担忧:“一病竟如何?”这句话既是对孙使君的询问,也是诗人对自己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白璧投人少,青山入梦多”,是对孙使君病情的描述。诗人认为孙使君才华出众,应该受到重用,但他现在却因病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感到非常遗憾。同时,他也为孙使君感到高兴,因为孙使君能够远离官场的纷争,过上清闲自在的生活,这对他来说是一种福气。
    第三句“家临沧海曲,帆挂太湖波”描绘了孙使君家乡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对家乡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孙使君的思念之情。他知道孙使君已经很久没有回去看过家乡了,现在他终于可以回家看看了,这让他感到非常高兴。
    第四句“日暮逢渔父,君听鼓枻歌”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诗人在这里想象孙使君在归途中遇到一位打鱼的老人,听到老人的鼓枻歌。他认为这应该是孙使君在梦中听到的声音,因为在现实中很难遇到这样的场景。而这个场景让诗人想起了他们的友情,也让他想到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怀念和祝福。同时,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感受到他的真诚和善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