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灵光信有无,秋高天柱倚踟蹰。
云扶汉畤藏仙箓,天福燕京护帝符。
宣室席前怜贾谊,茂陵书就愧相如。
悲风落日增萧瑟,极目中原一雁孤。
【诗句释义与赏析】
诗题解读:《登太和山》
首联:
- 缥缈灵光信有无:意指山上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缥缈指轻渺、隐约的样子;灵光则暗指山中灵气或神秘光芒。
- 秋高天柱倚踟蹰:描绘了一幅秋季的山景,高大的山峰如同天柱矗立在高高的蓝天上,诗人站在山上,似乎在犹豫着该往哪个方向走。
- 秋高:秋天的高空,意味着天气晴朗,天空高远。
- 天柱:古代传说中连接天地的柱子,这里比喻为高大的山峰。
- 倚踟蹰:徘徊、犹豫不决。
- 踟蹰:来回走动,犹豫不决的样子。
颔联:
- 云扶汉畤藏仙箓:指云层像支撑着汉朝的祭祀坛(汉畤)一样,隐藏着神秘的仙人秘籍。
- 云扶:云雾环绕,像是在支撑着什么。
- 汉畤:汉代祭天用的祭坛。
- 仙箓:传说中的神仙留下的文字或符咒。
颈联:
- 天福燕京护帝符:天上降下的福气保佑着北京城,保护着帝王的安全。
- 天福:天上赐予的福气。
- 燕京:古时的北京,现在的首都北京。
- 帝符:皇帝的护身符或保护神的象征。
尾联:
- 宣室席前怜贾谊:想象自己坐在皇宫的宣室殿里,同情地想起历史上的贾谊。
- 宣室:汉文帝刘恒的宫殿名。
- 怜:怜悯、同情。
- 贾谊: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因直言进谏被贬谪至长沙。
- 茂陵书就愧相如:惭愧于自己未能写出《子虚赋》这样的杰作,以自谦。
- 茂陵:司马迁的墓地。
- 相如:司马相如(司马伦),字长卿,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历史家。他曾写有《子虚赋》、《上林赋》等作品。
- 悲风落日增萧瑟:形容秋天的景色更加凄凉,秋风带着落日的余晖,增添了一种悲伤的气氛。
- 悲风:带有悲伤情感的风。
- 落日:太阳即将落山的景象。
- 萧瑟: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通常用来形容凄凉、寂寞的气氛。
- 极目中原一雁孤:放眼望去,只见一片荒凉的原野上只有一只孤独的大雁。
- 极目:目光所及之处,引申为远望。
-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泛指整个中国大地。
- 一雁孤: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感和对故土的思念。大雁作为候鸟,常常象征着迁徙和离别,而“一雁孤”则强调了这种独自面对广阔原野的孤独感。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沉思。同时,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关注,表达了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个人遭遇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