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湖海士,载酒官道隅。
冠盖何缤纷,蔼蔼皆文儒。
客行岂不遥,脱鞅还踟蹰。
开尊藉芳草,门有双坟俱。
借问泉下人,富贵今何如。
寄语幔亭君,扰扰不可居。

祁山人游武夷追送李氏阡即席赋赠张公湖海士,载酒官道隅。

冠盖何缤纷,蔼蔼皆文儒。

客行岂不遥,脱鞅还踟蹰。

开尊藉芳草,门有双坟俱。

借问泉下人,富贵今何如。

寄语幔亭君,扰扰不可居。

注释:祁山:山名,在今陕西。张公:指唐代诗人张志和,号烟波钓徒、玄真子、渔父。载酒:载酒而行,表示要远游。官道:官道旁边。何缤纷(fēn bīn):形容人多而杂乱的样子。蔼蔼(ài):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文儒(rú):指读书人。脱鞅(yān gǎn):脱掉马缰绳。踟蹰(chí chú):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的样子。藉(jiè):垫。芳草:泛指花草,此处指青草。泉下:指泉下阴间。幔亭君:指唐宪宗的太子李淳于,字永新,封为澧王。扰扰:形容喧闹,纷乱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饯别的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在武夷山边送别一位姓李的文人。作者张志和是一位富有才情的隐逸诗人。

第一句写诗人与朋友一起在官道旁载着美酒准备远行的情景;第二句写随行的宾客们都是一些读书人,气氛十分热闹;第三句说客人行走得并不遥远,但诗人却迟迟不愿前行;第四句是说大家把酒杯打开,铺在大草地上,同时看到两位墓地;第五句问那位在泉下的人现在的生活怎样;第六句是告诫朋友不要在朝廷中过于活跃,以免惹来祸端;最后一句是希望那位官员不要过于忙碌,不要在京城里居住。

整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关心之情,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