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天秋水一色,落日青山半衔。
雁浦烟波渔笛,龙阳风雨归帆。
【注释】
- 岳阳:今湖北鄂城,位于长江和洞庭湖之间。
- 雁浦:指湘江上游的衡阳一带,因雁南飞至此而渡。
- 渔笛:指渔民吹奏的笛子声。
- 龙阳:古地名,在今湖南常德市西南。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秋日洞庭晚景图。首句写天空与水面的颜色一样,用“一色”二字概括了这一景象;次句写夕阳西沉,青山半衔于天际;三、四两句写渔舟上吹起悠扬的笛声,远处帆影正随风雨飘逝,描绘了一幅渔舟唱晚图。全诗意境清远淡泊,语言清新隽永。
长天秋水一色,落日青山半衔。
雁浦烟波渔笛,龙阳风雨归帆。
【注释】
【解析】 此诗为登楼感怀之作。“南楼”即指建于城北的高楼。据《晋书·殷浩传》,王羲之曾与谢安、谢万兄弟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聚会,作序以记其事。后因称此次集会为兰亭宴集,又称兰亭修禊。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谢安召集子侄及高朋名士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附近的兰亭举行一次盛大的聚会,共450余人参加。当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欢聚一堂,把酒赋诗,放情丘壑
【注释】 ①《北榭》:《乐府诗集》卷三十二《琴曲歌辞》有《北堂琴》,题下注“晋王献之妾名”。此篇是乐府旧题。 ②回风:旋风。 ③嶪(zhàn)岌(jí):山势高峻,耸立的样子。隈(wēi):山的弯曲处或水边的边岸。 ④琼窗:用美玉制成的窗户。绮户:雕饰华丽、花纹繁复的门户。 ⑤褰(qiān):揭起。 ⑥琼瑰:指美玉。这里指花。 ⑦孰使:何人使得。行:行走的人。 ⑧桂子:桂花。落:落下。 赏析:
诗句赏析: 黄鹤楼眺望二首·其一的首句“黄鹤楼前江水流,隔江遥见汉阳洲”,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水画面。黄鹤楼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建筑,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的蛇山之巅,濒临长江,与对岸的鹦鹉洲隔江相望。这句诗通过对黄鹤楼前江水流和隔江汉阳洲的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静谧的自然风景画,同时也预示了诗人接下来将对汉阳洲的描绘。 次句“洲边草色回鹦鹉,客里年华付白鸥”进一步丰富了这幅画的意境
【注释】 ①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之巅。②谪(zhé)仙:古代传说中的神人,被贬谪到人间。③少陵:指杜甫。④江阁雨:指长江上雨雾弥漫的景色。⑤仙家:神仙之家。⑥天地分时:即天地不同时期。⑦海门秋:指长江入海口的秋天景色。⑧扶摇:乘风盘旋而上。⑨九万游:形容高远。 【译文】 拍手站在最高的阑干上,李白的豪气少了杜甫的愁绪。 江山美景虽好也有限,只有天地分时的黄鹤楼才如此壮丽。
【诗句释义】 石门:指石门山,在今湖南湘乡市。茅屋:指作者隐居的地方,即“石门茅屋”。藤萝抱石门自牢,意思是藤萝紧紧缠绕着石门就像给石门加上了一道屏障。茅屋谁怕秋风高:意思是茅屋不怕秋风的吹拂。落花芳草共幽独,意思是落花与芳草都显得幽静而孤立。清风白昼何萧骚:意思是清风和白日又显得萧瑟凄凉。山中无地着野马,世间万事如牛毛:意思是说山里面没有地方可以养野马,世上的事情像细密的牛毛一样多。崇墉贮歌舞
下面是对“岳阳晚兴四首”中每一行的诗句逐一解释以及其含义的详细展开: - 第1句:洞庭万顷秋月,君山一点晚烟。 - 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 秋月:秋天的月亮,常用来形容景色或情感的清冷与寂寥。 - 君山:又称洞庭山,位于湖中的一个小岛。 - 晚烟:傍晚时分的烟雾,通常象征着宁静和神秘。 - 第2句:安得幅巾无事,酒船吹笛江天。 - 幅巾:古代的一种头巾
【注释】 题张原琛蓬窗:为张原琛的书房题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原词中,“扁舟”指小船,“越行”即泛舟。 银丝:细丝。鱼鲙:用鱼做的脍,一种切法,将整条鱼横切成片,薄如银丝。碧芹羹:以芹菜为主料的汤,碧绿清鲜,清香爽口。 曾记:曾经记得。扁舟越:泛舟过。 小轩:小房间,这里指书斋。风味似:味道像,意即书斋的味道与以前相同。 看云生:看天上的白云。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一幅《蓬窗》图
落日秋天鸿雁,长洲烟水蒹葭。 沅澧尚留兰芷,武陵难觅桃花。 注释: 1. 落日:指太阳接近地平线时的景象,通常与傍晚或黄昏相关联。 2. 秋天:季节的称呼,特指秋季,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 3. 鸿雁:大雁,常在秋天迁徙,因此被称为“秋雁”。 4. 长洲:地名,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靠近长江。 5. 烟水:模糊而朦胧的水汽或雾气,常用来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色。 6. 蒹葭:一种水生植物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要求进行回答。如本题要求考生对诗句“暮雨渔村春溟”“晓霜枫叶秋酣”和“人世花开花落”“山光湖北湖南”进行逐句解释并赏析。 【答案】 译文: 傍晚时分,雨滴飘洒在湖边的渔村上,春天的洞庭湖波涛汹涌;早晨,霜降枫叶红彤彤,秋天已经过去一半。 世间万物都像春天一样,花开花落、草木茂盛
【注释】 1. 岳阳:今湖北鄂城,位于长江和洞庭湖之间。 2. 雁浦:指湘江上游的衡阳一带,因雁南飞至此而渡。 3. 渔笛:指渔民吹奏的笛子声。 4. 龙阳:古地名,在今湖南常德市西南。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秋日洞庭晚景图。首句写天空与水面的颜色一样,用“一色”二字概括了这一景象;次句写夕阳西沉,青山半衔于天际;三、四两句写渔舟上吹起悠扬的笛声,远处帆影正随风雨飘逝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要求进行回答。如本题要求考生对诗句“暮雨渔村春溟”“晓霜枫叶秋酣”和“人世花开花落”“山光湖北湖南”进行逐句解释并赏析。 【答案】 译文: 傍晚时分,雨滴飘洒在湖边的渔村上,春天的洞庭湖波涛汹涌;早晨,霜降枫叶红彤彤,秋天已经过去一半。 世间万物都像春天一样,花开花落、草木茂盛
下面是对“岳阳晚兴四首”中每一行的诗句逐一解释以及其含义的详细展开: - 第1句:洞庭万顷秋月,君山一点晚烟。 - 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 秋月:秋天的月亮,常用来形容景色或情感的清冷与寂寥。 - 君山:又称洞庭山,位于湖中的一个小岛。 - 晚烟:傍晚时分的烟雾,通常象征着宁静和神秘。 - 第2句:安得幅巾无事,酒船吹笛江天。 - 幅巾:古代的一种头巾
落日秋天鸿雁,长洲烟水蒹葭。 沅澧尚留兰芷,武陵难觅桃花。 注释: 1. 落日:指太阳接近地平线时的景象,通常与傍晚或黄昏相关联。 2. 秋天:季节的称呼,特指秋季,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 3. 鸿雁:大雁,常在秋天迁徙,因此被称为“秋雁”。 4. 长洲:地名,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靠近长江。 5. 烟水:模糊而朦胧的水汽或雾气,常用来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色。 6. 蒹葭:一种水生植物
皂幕晴岚 西山多爽气,青翠照城郭。 远眺淡中浓,近看飞欲落。 溟蒙何处村,明灭空中阁。 彼美山之阿,相思云漠漠。 注释: 皂幕晴岚:指早晨的雾气像黑布一样覆盖着天空。 西山:指位于北京市西部的西山。 爽气:清新的空气。 青翠:形容绿色鲜艳。 淡中浓:形容颜色或景色淡中有浓郁。 溟蒙:模糊不清的样子。 何处村:何处是村庄? 明灭:忽明忽暗。这里指云雾时隐时现,时明时暗。 空中阁:在半空中的楼阁。
诗句释义 1 相过成率尔 - 指吴彦先(即吴彦先,此处假设为朋友名)突然来访。"相过"表示见面,"成"是结果或状态,"率尔"形容仓促、不经心的样子。 2. 话别转逡巡 - 在告别时犹豫不决,徘徊不定。"话别"指的是告别的动作,"转逡巡"意味着转身、来回走动。 3. 持此一杯酒 - 拿着一杯酒。"持"是指持有或者握着,"此"代指前面提到的酒杯,"一杯"指的是酒的量不多,可能是用来表达离别时的不舍
【注释】 潮平烟月晚霏微,相送江门揽客衣。 潮水涨满,烟雾缭绕,月亮也显得有些昏暗,傍晚时分,我送你到江边的门户,你挽着我的袖子,我们依依惜别。行李萧条谁共醉,乡心迢递梦先归。 行李萧条无人共饮,故乡之思使人夜不能寐。 别愁暑雨黄梅湿,来及秋霜绿橘肥。 夏天的热雨淋湿了黄梅,到了秋天,橘子又熟了。 经过虎头云水寺,旧时风景可依稀。 在云雾缭绕的虎头山脚下,我走过云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