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寄闺房七十年,偶婴斯疾竟长捐。
罗帏空掩梧桐月,泉室寒封薜荔烟。
黄鹄有歌传死后,采鸾窥镜忆生前。
束刍未及升堂置,目断湖山一惘然。
【注释】
身寄:托身。闺房:妻子的卧室。黄鹄:传说中一种大鸟。有歌:相传这种鸟能歌,这里借指诗人。采鸾:传说中的鸾鸟,常在井边窥视人的影子。束刍:一束干草,用来祭奠。
【译文】
我一生寄托于妻子家中,度过七十个年头,突然染上疾病,竟然长辞人世。
空空的帷帐遮挡梧桐树叶的影子,冷清的房屋里寒气弥漫薜荔花的烟雾。
有诗传唱,死后还能听到妻子吟咏;有镜可以窥视,生前还能看到妻子的身影。
一束干草尚未来得及置入堂中,就已目断湖山、魂归故里。
【赏析】
《挽郑母崔氏》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开头两句“身寄闺房七十年,偶婴斯疾竟长捐”写自己身居深闺,与妻子相依为命,度过了整整七十年的时光,却不幸患病,终致长眠。中间四句描写妻子临终时的情景和遗物。“罗帏空掩梧桐月,泉室寒封薜荔烟”,妻子病重时,帷帘空荡,梧桐叶落,室内寒气袭人,薛荔花的香气消散了。这四句诗通过描绘妻子临终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深思念之情。最后四句“黄鹄有歌传死后,采鸾窥镜忆生前”,妻子去世前吟唱着古诗,还常常偷偷地观察镜子,回忆起生前的生活。最后一句“束刍未及升堂置,目断湖山一惘然”,诗人还未来得及把一束干草放进堂中,就已目送远行的妻子离去了,心中充满了惆怅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凄美,表达了作者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