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雕阑锁翠云,湘帘高卷四无邻。
绿阴到座日当午,苍雪堕衣秋满身。
风响佩环惊宿凤,地深苔藓绝香轮。
老来袁粲思吟赏,直造何曾问主人。

【注释】

丁子刚:作者的朋友。曲曲雕阑锁翠云:指楼阁曲折回环,栏杆上雕刻着的图案都像锁住翠绿的云彩。湘帘:指用湘绣制成的帘子。湘绣是湖南的特产,色彩鲜艳、图案繁多。四无邻:四周无人。日当午:太阳正高照。苍雪堕衣秋满身:形容秋天景色的寒冷。苍色如雪,衣服沾满了霜,全身都被寒气裹住了。风响佩环惊宿凤:指风声大作,惊动了栖息在树上的凤凰。地深苔藓绝香轮:地上长满了苔藓,没有香气可以闻到。香轮:指车轮,这里代指车轮下的草地。老来袁粲思吟赏:年纪大了以后想起当年袁粲吟咏欣赏美景的日子。袁粲(chǎn):东晋诗人,善作诗。直造何曾问主人:径直来到此地,却没有询问过主人。直造:径直走来。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友人丁子刚写的一首送别之作。全诗以“凝翠轩”为题,写景抒情,借景生情,抒发了对友人的惜别与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首联:“曲曲雕阑锁翠云,湘帘高卷四无邻。”这两句诗通过对建筑结构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曲曲雕阑,指的是曲折曲折回环的栏杆,它巧妙地将周围的景物都囊括其中,仿佛将整个画面都锁定在了栏杆之上。翠云,即翠绿色的云朵,形容建筑的华丽和精致。湘帘,指用湘绣制成的帘子,色彩鲜艳、图案繁多。高卷四无邻,意思是湘帘高高卷起,将周围的景色全都隔绝开来,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建筑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奠定了基调。

颔联:“绿阴到座日当午,苍雪堕衣秋满身。”这两句诗通过对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绿阴,即绿色树荫,这里指树木茂密之处。日当午,指太阳正高照,阳光强烈。苍雪堕衣秋满身,意思是苍色的雪片从空中飘落下来,落在身上,使全身都覆盖着一层寒意。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开后的不舍和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这里的“绿阴”和“苍雪”都是自然界的景象,它们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互映衬,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颈联:“风响佩环惊宿凤,地深苔藓绝香轮。”这两句诗以风声、鸟鸣等自然景象为背景,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风响佩环惊宿凤,意思是风声响起,惊动了栖息在树枝上的凤凰。宿凤,即栖息在树枝上的凤凰。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动物的活动,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情。地深苔藓绝香轮,意思是地上生长着茂盛的苔藓,没有了香气可供驱散疲劳。香轮,是指车轮下覆盖的草地,这里用来形容地面草木丛生的荒凉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和复杂性。

尾联:“老来袁粲思吟赏,直造何曾问主人。”这两句诗以袁粲、何尝为主题词人自比。袁粲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以才情出众而著称于世;何尝则是一个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王曰:‘何尝之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袁粲和自己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无奈。直造何尝问主人,意思是我直接来到这里,却没有询问过主人。这两句诗通过表达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无奈,以及他对朋友离去后所感受到的孤独和寂寞。

整首诗以凝翠轩为题,写景抒情,借景生情,抒发了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将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人通过对时间和季节变化的描写,表现了对友人离去后的不舍和思念之情。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自己与袁粲的境遇,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这首诗语言优美、含蓄蕴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