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风动疏枝月,偏向瞿昙旧处明。
圆与六宗法钵肖,莹悬一璧水晶清。
禅门不记僧敲古,玉宇同辉客思平。
分付山灵留兔魄,常陪猿鹤护山城。

【注释】

长松:高大的松树。

风动:风吹松树。

疏枝月:月光从稀疏的树枝中透出。

瞿昙:梵语,意译为“须菩提”。

圆与六宗:佛教名词,指佛家所说的六种根本教义。

法钵肖(xiào):像钵一样的形状。

莹悬一璧水晶清:晶莹如璧的水晶。

禅门:佛教用语,指禅宗。

僧敲古:指唐代高僧寒山、拾得二人的诗。

玉宇:指天空。

客思平:客居之人的心情平静。

分付:委托。

山灵:山中的神灵。

兔魄:月亮。古人认为兔子是月亮的精怪。

猿鹤护山城:猿猴和仙鹤守护着山城。

【赏析】

《次临封八景韵江口归帆》这首诗是诗人在临封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长松风动疏枝月”,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以长松为背景,描绘了风吹过松树,使其发出沙沙的声音,而月光透过稀疏的树枝洒在地面上的景象。这里的“长松”既代表了大自然的壮丽,也象征着诗人自己的坚韧不拔的性格。

次句“偏向瞿昙旧处明”,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在瞿昙寺前的照射效果。诗人以“旧处”为切入点,展现了瞿昙寺作为历史文化名胜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因为佛教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第三句“圆与六宗法钵肖”,则是对佛教教义的赞颂。诗人以法钵为比喻,赞美了佛教教义的圆满和深邃。这里运用了佛教术语,使得诗歌更加贴近佛教文化的内涵。

接着第四句“莹悬一璧水晶清”,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在清澈的水面上的倒影。这里的“莹悬一璧”形容了水面的光滑和透明,而“水晶清”则形容了月光的清澈和明亮。这样的描写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生动和形象。

最后两句“禅门不记僧敲古,玉宇同辉客思平”,则是对诗人自己情感的描述。诗人用“不记”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遗忘,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而“玉宇同辉客思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愿望,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像玉宇一样光辉照人,而客人们的思绪也能够得到平复和安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和谐世界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