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室无人鬼夜悲,监宫印付审郎持。
昭容七子闲言语,直到帘前奏御知。
诗句如下:
青雀西飞竟未还,
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
不赐金茎露一杯。
翻译如下:
青鸟作为使者向西飞去,却始终未能返回;汉武帝常常守在集灵台等候消息,即使他身边的侍臣司马相如有消渴症,他也不愿意赐予那杯可以止渴的黄金制成的露盘露水。
注释解释:
“青雀”指的是神话中的神鸟,通常被视为传递信息的信使;“西飞”表示向西方飞翔,这里可能隐喻着一种期待或期盼;“竟未还”表达了青雀最终并未归来,意味着消息未得到回复或传递失败;“君王”指代汉武帝,暗指唐武宗;“长在集灵台”意味着汉武帝总是在集灵台上等待青鸟的消息;“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这里可能用来比喻汉武帝对人才的重视;“有相如渴”意味着司马相如渴望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和重用;“不赐金茎露一杯”则表达了即便司马相如有才华,但由于皇帝的固执和迷信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赏赐。
赏析:
这首诗通过虚构出一种充满浪漫色彩的艺术形象,尖锐地讽刺了汉武帝的迷信与昏庸,同时也含蓄婉转地讽喻了唐武宗的服丹求仙之举。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性和隐喻性的表达手法,使得诗歌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对汉武帝的形象刻画以及对其行为方式的批判,诗人李商隐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于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批评,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理想君主的期望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