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飙散馀燠,秋光澹山市。
策杖寻幽人,行行二三里。
循径既纡曲,缘溪复迤逦。
小桥路转东,柴门恰临水。
主人意殷勤,劝客且留止。
山村无兼味,鸡黍聊可庀。
适逢邻翁至,相揖色先喜。
今晨逢渔者,买得鳜鱼美。
请客过山斋,烹鱼酌村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词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文章的主旨,在此基础上分析作答。
“凉飙散馀燠,秋光澹山市”一句的意思是凉爽的风驱散了暑气,秋天的景色使山市变得宁静起来。凉飙是清风,余燠是暑气,“散”字表现了清风的力量之大;澹是平静的意思,“秋光”指秋天的景象和气氛。此句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时分,山村宁静美好的图画。“策杖寻幽人,行行二三里”,意思是拄着拐杖去寻访幽居的人,走了二三里路。“策杖”是指拄着手杖,“寻幽人”是寻访隐士。“二三里”是形容距离之远。此句描写了诗人拄着拐杖寻找隐者的情景。“循径既纡曲,缘溪复迤逦”,“小桥路转东,柴门恰临水。”两句意思是沿着曲折的小道前行,又沿溪流走一段。小桥在东边,正对着流水。“主人意殷勤,劝客且留止。”“主人”指蔡金风,殷勤是热情周到。“留止”是留在这里不走了。此句写诗人被主人的热情款待感动,决定留宿下来。“山村无兼味,鸡黍聊可庀。”“兼味”是多方面的美食,“鸡黍”是一种简单的饭菜。“鸡黍”指简单的饭菜。“聊”是勉强的意思。“趣”是凑数、凑合的意思。“鸡黍聊可庀”的意思是简陋的饭菜勉强应付了事。此句写出了诗人被邀请到山中,主人热情好客,招待十分周到,但菜肴却很简陋。这反映了作者与主人之间的感情交流。“适逢邻翁至,相揖色先喜。”这句话的意思是正好遇到邻居来了,见面就高兴。“今晨逢渔者,买得鳜鱼美。”“今晨”就是早晨。“鳜鱼”是一种鱼,味道鲜美。“买得鳜鱼美”意思是今天早晨碰到一个捕鱼的人,买到了新鲜的鳜鱼。“请客过山斋,烹鱼酌村醴。”“请客”是请客人。“山斋”是山中小屋里,这里指山中小屋。“烹鱼”“酌村醴”是煮鱼喝村里的美酒。此句描述了诗人与邻居一起饮酒赏月的场景。“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酌泛月而归。”这句的意思是正当冲寰翁来到时,一起登上龙山探寻幽深的山谷和钓台等胜景,晚上留下来饮酒赏月才离开。“适”指恰逢,正是。“寰翁”即冲寰,冲寰翁即冲寰先生,此处泛指朋友或熟人。此句写了诗人在友人的陪伴下,游览龙山并饮酒赏月的情景。
【答案】
七月既望过圻村访蔡金风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酌泛月而归
译文:
七月初五日经过圻村拜访蔡金风,恰巧冲寰先生也来,一同登上龙山探寻幽深的谷地和钓台的胜景。晚上留下来饮酒赏月方离开。
注释:①既望:初七。②圻(qī)村:地名。③蔡金风:蔡元培字金声,号松壑,浙江绍兴人,清末民初著名的爱国民主运动家、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④同:一起。⑤觞(shāng):古代一种酒杯,形似爵。⑥泛:浮起。⑦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⑧清涟:水清澈明净的样子。⑨濯缨(zhuóyīng):洗涤帽带。⑩徘徊:走来走去。⑾云:云彩。⑿披襟:撩起衣襟,比喻敞开胸怀高歌长吟。⒀觥筹(hóng chóu):古时酒器名,这里指酒具。⒁潋滟:水波闪动的样子。⒂潋,波光闪烁的样子;滟,水面微漾的样子。⒃坐席:座位。⒄觥筹交错:指喝酒时互相敬酒。⒅斗升:量词,容量单位。斗是一斗,升为一升。形容酒量之多。⒆饮酣:饮酒痛快。⒇啸咏:高声歌唱。啸,发出象声的长鸣;咏,大声唱。啸咏,即高声歌唱。啸咏长歌是陶渊明《停云》中的内容。⒅觞:酒樽。⒆棹(zhào):船桨,代指船。⒄楫(jī):船桨,代指船。楫桨往来指划船前进。⒄溯游:顺水流而下的游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记叙性山水小令,作者通过记叙自己的出游经历,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景交融,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