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壑饶幽茜,磴道亦萦复。
始陟从阴崖,盘旋下阳麓。
徘徊丛草间,跫然至容谷。
樵人误指径,荆榛多枳足。
少傅昔留题,摩藓犹可读。
寻幽兴转剧,委蛇血湖澳。
钓台忽回望,奇胜更悦巳。
高岩似列屏,古洞如夏屋。
此地若诛茅,居然可卜筑。
【注释】
七月:农历七月,指初秋时节。既望:即“既望”是古代对夏至后的一个月的称呼,这里指八月初一。蔡金风:作者的朋友。适冲寰翁:作者的朋友。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作者与蔡金风一同登上龙山游览幽谷、钓台等胜迹。晚留小酌泛月而归:傍晚时作者与蔡金风一起饮酒赏月后返回。岩壑饶幽茜,磴道亦萦复:岩石壑谷充满了幽静之美。磴道曲折迂回。始陟从阴崖,盘旋下阳麓:开始攀登从阴暗的崖壁,在下面转了又转。徘徊丛草间:在草丛中徘徊。跫然至容谷:好像听到了脚步声来到了容谷。樵人误指径,荆榛多枳足:樵夫误认了一条道路,荆棘多的地方,脚下的鞋子被扎破了。少傅昔留题,摩藓犹可读:当年少傅留下的题字,上面的苔藓依然清晰可见。寻幽兴转剧,委蛇血湖澳:游览山林兴致更加浓厚,在血湖澳徘徊流连。钓台忽回望,奇胜更悦已:忽然回头眺望钓鱼台,奇特的景色更让人高兴。高岩似列屏,古洞如夏屋:高高的岩石像屏风一样排列着,古老的洞穴宛如夏日的房屋。此地若诛茅,居然可卜筑:如果在这里建茅草屋,真是可以安家立业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与朋友游览龙山、幽谷、钓台等地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有对人文景观的怀念;既有对友情的珍惜,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首联“岩壑饶幽茜,磴道亦萦复”,诗人用“岩壑”“磴道”来形容景物的美丽和复杂,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这两句诗为全诗奠定了一个优美的基调。
颔联“始陟从阴崖,盘旋下阳麓”描绘了诗人开始攀登的情景。他沿着阴暗的崖壁一步步攀登,最后来到了阳光明媚的山坡上。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勇敢和毅力,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徘徊丛草间,跫然至容谷”描述了诗人在草丛中徘徊的情景。他好像听到了脚步声,然后来到了一片空旷的地方——容谷。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也展示了他的智慧和洞察力。
尾联“樵人误指径,荆榛多枳足”则揭示了诗人在山林中的遭遇。他不小心走错了路,踩到了荆榛之中的脚受伤了。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激发了他更大的兴趣和决心。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不拔,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整首诗以山水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憧憬,传达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诗歌,还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人生感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