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得佳侣,胜情倍踊跃。
轻舆冒雨行,沾湿不为却。
入谷屡呼奇,谓我得所托。
谷口田可耕,涧中泉不涸。
岩岫饶异花,林薄多灵药。
茶椒被阳坡,芝兰满幽壑。
竹竿千万个,生计良不薄。
世情厌冷淡,吾尔耽寂寞。
速结三间茆,量营一小阁。
烟霞有奇趣,朝夕饱领略。
吾将从子居,相与餐葵藿。
人生更何事,可博山居乐。

【注释】

凊(qīng)和:天气清和。三日:三日的雨。冒雨:在雨里行走。竹坞:山中小溪旁的竹林。高存之:作者的朋友,姓高,名存之。胜情:美好的景色或心情。踊跃:高兴、兴奋的样子。轻舆:轻便的车子。沾湿:被雨水淋湿了。不为却:不怕。谓我得所托:认为我找到了可以寄托身心的地方。谷口:山谷入口处。涧:小溪。泉不涸:小溪中的水不干涸。岩岫:山崖上的岩石。异花:奇异的花。林薄:树林。灵药:神奇的药物。茶椒:指茶叶和花椒。阳坡:阳光充足的地方。芝兰:灵芝和兰花。幽壑:深沟。竹竿:竹子。生计:生活来源。良:很。世情:世俗的人情。厌:厌倦。冷淡:孤僻、冷寂。耽:沉迷、沉溺。快结:尽快建好。三间茆(máo):简陋的草屋。量营:计划营建。一阁:小屋一间。烟霞:云雾和彩霞,这里指美丽的山水风光。奇趣:美妙的情趣。从子居:跟你们一起住在这里。相与:相互在一起。餐葵藿(huò):吃菜豆叶和豆荚,即素食。

【赏析】

此诗作于宋理宗淳煃二年(1242),诗人与友人高存之同游桐城山中,并在此结庐而居。全诗描绘了诗人与高存之结庐桐城、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热爱。首联写三人同游,结庐竹坞;颔联写他们在雨中冒雨而行,不畏湿身;颈联写他们游览山中美景,感到心旷神怡;接下来几联则描写了他们结庐后的日常生活,如采茶、种田、采集药材等;尾联则以“可博山居乐”来总结全诗,表达了他们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热烈,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