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策蹑青苍,空山罕人迹。
藤萝挂悬漫,古木压危石。
仰望空翠中,霭霭孤云白。
山阿靓以深,幽人此栖息。
烟霞幻奇境,杳与尘世隔。
松隙辟瓮牖,湖光荡虚壁。
趺坐一蒲团,心猿调定力。
欲叩元中元,象罔渺然测。
清言互酬应,岚气忽云夕。
【注】
- 龙井:今属浙江杭州。
- 王隐君:名不详,隐居于此。
- 屠纬真:同上。
- 青苍:青色的山野。
- 藤萝:指缠绕在树木上的蔓生植物。
- 悬漫:悬挂蔓延。
- 古木:古老的树木。
- 空翠:空中的翠绿色彩。
- 霭霭:形容雾气蒙蒙的样子。
- 烟霞:这里指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
- 窈窕深:幽深而静谧。
- 幽人:隐士。
- 烟霞幻奇境:指山中的云雾缭绕,如幻似奇。
- 象罔:古代传说中大象用鼻子吸水,水洒在自己身上,形成影子,影子是无形的,所以叫象罔。这里比喻无法捉摸的境界。
- 清言:高雅的言论。
- 岚气:山间的云雾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王隐君隐居之地龙井进行探访并创作的作品。诗中描绘了龙井的自然风光和隐士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句“挟策蹑青苍,空山罕人迹”,诗人手持书卷,踏足于青苍的山林之中,只见四周寂静无人,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了这宁静的氛围。这里的“青苍”形容山色翠绿,给人以清新之感;“挟策”表明诗人以书为伴,行走于山林之间,充满了学问气息。
第二句“藤萝挂悬漫,古木压危石”,描述了山中植被茂盛的景象,藤萝攀附在悬崖峭壁之上,显得生机勃勃;古老的树木屹立于险峻的岩石之上,展现出坚韧不屈的品质。这里的“悬漫”描绘了植物生长的态势,“危石”则强调了山势之险峻。
第三句“仰望空翠中,霭霭孤云白”,诗人抬头望向天空,只见翠绿色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这句诗通过“空翠”、“孤云白”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高远、清幽的氛围。
接下来的内容主要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环境:“山阿靓以深,幽人此栖息”,“山阿”即山的深处,“靓”意为美丽。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隐士居住环境的赞美之情。而“幽人”则是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概括。
第五至七句继续描绘隐士的生活状态:“烟霞幻奇境,杳与尘世隔”,“松隙辟瓮牖,湖光荡虚壁”,“趺坐一蒲团,心猿调定力。”这些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隐士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状态。
最后三句“欲叩元中元,象罔渺然测”,“清言互酬应,岚气忽云夕”,诗人表达了对隐士的高洁品质和高尚情操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与之交流、学习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龙井美景的描绘以及对隐士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