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红烛照深更,对景相看感至情。
秋色正当今夕半,月轮应似故乡明。
一樽酩酊忘宾主,四海交游即弟兄。
却恐宦途容易别,思君何处可寻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和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诗句进行赏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从手法、语言、情感等方面展开分析即可,最后还要点出诗句的主旨。此诗为中秋之夜陈方伯廉夫招饮而作。

前四句写中秋之夜,月明人静,陈方伯廉夫招客饮酒,诗人也应邀前往。“画堂”二句,写宴会情景。“对景相看感至情”,是说面对秋色正浓的美景,诗人不禁感慨万千,流连忘返,以至于忘记了时间。“一樽酩酊忘宾主”,是说在酒宴中沉醉到了极点,竟然忘了自己是谁了。这两句看似写饮酒过度,实则写诗人因秋夜之景所触发的思乡之情。“四海交游即弟兄”,“四海”,指天下;“弟兄”,指朋友或兄弟。这一句是说:虽然我与天下的朋友都是兄弟,但此时此刻,我更思念的是家乡的人。

后四句,由宴会转入对友人的思念。“却恐宦途容易别”,是说:我担心自己仕途上的挫折,会很容易地使我与朋友分别。“思君何处可寻盟”,是说:想到自己不能常与朋友相见,心中不免惆怅万分,不知怎样才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两句看似诗人在抒发自己的无奈之情,实则是对好友陈方伯廉夫的劝慰,表达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渴望。

【答案】

译文:

画堂里的红烛高照,映照着夜色更深的时分,我们相互看着对方,被这美景感染而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秋天的景色正好当这中秋之夜的半程,月亮应该比故乡更加明亮。

一杯酒让人酩酊大醉,忘记了主人和客人的身份,四海之内的朋友们都成了我的兄弟。

我害怕仕途上的挫折,容易让我和朋友们分开,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赏析:

首联“中秋之夕陈方伯廉夫招饮”,交代了时间和人物。“画堂”二句,写宴会的情景。“对景相看感至情”,是说面对秋色正浓的美景,诗人不禁感慨万千,流连忘返,以至于忘记了时间。“一樽酩酊忘宾主”,是说在酒宴中沉醉到了极点,竟然忘了自己是谁了。这两句看似写饮酒过度,实则写诗人因秋夜之景所触发的思乡之情。

颔联“一樽酩酊忘宾主”,承上启下,过渡到尾联。颈联紧承颔联而来。“却恐宦途容易别”,是说:我担心自己仕途上的挫折,会很容易地使我与朋友分别。“思君何处可寻盟”,是说:想到自己不能常与朋友相见,心中不免惆怅万分,不知怎样才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两句看似诗人在抒发自己的无奈之情,实则是对好友陈方伯廉夫的劝慰,表达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渴望。

末联“却恐宦途容易别”,承前启后,照应题目。“思君何处可寻盟”,承上启下,照应题目。这两句看似诗人在抒发自己的无奈之情,实则是对好友陈方伯廉夫的劝慰,表达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