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人皆爱,我怀胡不开。
偶逢尚书召,不待阿奴催。
谩着登山屐,能忘曲水杯。
马前归路晚,戴笠雨中回。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邀请诸公前往白去寺游玩。在归途中,张靖州写下了一首题为《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的诗。下面将逐一解释诗句,并附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 诗句
    九日人皆爱,我怀胡不开。
    偶逢尚书召,不待阿奴催。
    谩着登山屐,能忘曲水杯。
    马前归路晚,戴笠雨中回。

  • 译文
    九月的人都喜欢外出游玩,但我的心情却无法开放。
    偶尔遇到了尚书的召唤,并不需要像阿奴那样被催促。
    随意穿着登山鞋,忘记曲水流觞的乐趣。
    在马前回家的路上,雨中戴着斗笠返回。

  •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外出游玩的向往和无奈之情。首句“九日人皆爱,我怀胡不开”描绘了大多数人喜欢外出游玩的场景,而诗人却感到无法打开心扉,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接下来两句,“偶逢尚书召,不待阿奴催”,描述了诗人偶尔遇到的尚书的召唤,并没有像阿奴那样被催促,展现了诗人在社交场合中相对自由的状态。然而,这两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拘束的无奈。第三句中的“谩着登山屐”和第四句的“能忘曲水杯”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世俗活动的淡然态度。最后一句“马前归路晚,戴笠雨中回”,则以雨中的归途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世俗活动中感受到的无奈和孤独。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世俗活动中的感受和心态,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风貌和社会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