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佳辰近,应怜笑口开。
只愁尊酒整,不畏暮钟催。
醉卧天为幕,狂来海作杯。
悠悠任萧散,羸马月中回。
【注释】
弘治五年: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指明代诗人戴复古。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召集各位友人到白去寺游玩。归途:回家的路途中。张靖州:即张巡,唐名将。有九日遣怀之作:写有《九日》诗一首。遂:于是。次其韵:依次吟咏。十四首:共十四句。
译文:
听说好时光即将到来,应该开怀大笑。
只是担心酒宴准备得不好,不惧怕傍晚的钟声催促。
醉酒后天仿佛是帐幕,狂饮时海化作酒杯。
悠闲自在任逍遥,瘦马在月光中归来。
赏析:
这是作者应司空戴先生之邀,与众友同游白去寺后,返家路上所作。全诗写得潇洒、自然而又豪放,充分表现了诗人豁达大度和不羁的个性。“闻说佳辰近,应怜笑口开”。听到佳期将近的消息,人们定会高兴得开怀大笑。“只愁尊酒整,不畏暮钟催”。“只愁”二字,表明诗人对于酒席上的欢聚并不感到忧虑,他更担心的是宴会结束后,天色渐晚,钟声四起,令人心烦意乱,难以入眠。
接下来三句,则描绘了饮酒作乐的情景:“醉卧天为幕,狂来海作杯。”这两句是诗人想象中的一幅画面:喝醉了,便躺在蓝天白云之中酣然入睡;尽情畅饮,就如大海一般汹涌澎湃地倾泻而出。“悠悠任萧散”,意思是说,自己随心所欲,随兴所至,悠然自得,毫无拘束。最后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洒脱:“羸马月中回。”骑着疲乏的瘦马,在月光下缓缓返回家中。
从这首诗的内容看,可以看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看得很淡,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