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沙谪,一封流涕书。
先生今庙食,宣室久丘墟。
大块文章在,荒祠岁月馀。
无情是湘水,何必吊三闾。

诗句原文:

万里长沙谪,一封流涕书。

先生今庙食,宣室久丘墟。

大块文章在,荒祠岁月馀。

无情是湘水,何必吊三闾。

译文注释:
江源的《谒贾太传祠》表达了他对先贤的敬仰与追思,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局势和社会现状的不满。诗中通过对比和反问,揭示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超越其时代背景,而应关注其在历史上的真正价值。同时,也提醒人们不应因个人恩怨而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赏析:
此诗以“谒贾太传祠”为题,描绘了诗人在参观贾谊祠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万里长沙谪”表达了诗人被贬至长沙的艰难处境以及内心的悲愤之情。接着,通过“一封流涕书”展现了诗人收到贾谊书信时的心情波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贾谊遭遇的同情以及对时局的感慨。第三句“先生今庙食”,则点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即祭拜已故的先贤贾谊。然而,诗人在参观过程中却发现贾谊的祠堂已经破败不堪,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进一步增添了诗人的愁绪。最后两句“大块文章在,荒祠岁月馀。无情是湘水,何必吊三闾。”则是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他意识到,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真正的历史价值始终存在,而那些被遗忘或被贬低的人物也应得到公正的评价。同时,他也指出了人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局限性,即不能仅凭一时的情绪或偏见来评判他们。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历史洞察力,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