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山河丽,吾人跋涉遥。
树深啼杜宁,林暝啸山魈。
野趣凭诗画,愁肠籍酒浇。
谁能会吾意,吟眺一相邀。
蜀国山河壮丽,吾人在此地跋涉。
树深时听到杜鹃鸟的啼叫,林中夜色中传来山魈的呼啸声。
诗画般的自然风景让人心旷神怡,忧愁的思绪借酒消解。
谁能理解我的心意,一起来吟诗赏景共度良宵。
蜀国山河丽,吾人跋涉遥。
树深啼杜宁,林暝啸山魈。
野趣凭诗画,愁肠籍酒浇。
谁能会吾意,吟眺一相邀。
蜀国山河壮丽,吾人在此地跋涉。
树深时听到杜鹃鸟的啼叫,林中夜色中传来山魈的呼啸声。
诗画般的自然风景让人心旷神怡,忧愁的思绪借酒消解。
谁能理解我的心意,一起来吟诗赏景共度良宵。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细草东风满宫绿,春色薰人倦装束。 - 诗句翻译: "细嫩的草儿在春风中摇曳,满院都是春天的绿色,春色使人感到疲惫,懒得再打扮自己。" - 关键词注释: - 细草:形容春天草木生长得细软娇嫩。 - 东风:指春季温暖的南风。 - 满宫绿:整个宫殿都覆盖着绿色的草地。 - 春色:春天的气息或景色。 - 薰人:香气让人感觉疲倦、不适。 - 倦装束:形容人因为春色而感到身心俱疲
怨歌行 忆昔事君及笄年,随君问寝姑来前。 梳钗装饰妾未暇,蘋藻辛勤君亦怜。 贫贱为君豁怀抱,比翼连枝两情好。 梁鸿德耀总不如,自谓百年共偕老。 青蝇止棘君心移,能使坚白生磷缁。 妾心如月君不察,妾颜如玉君终疑。 吁嗟薄清似行路,对面相逢不回顾。 昨日恩爱今寇雠,人生莫如妇人苦。 译文: 回忆起当年侍奉君王时,我年纪轻轻,跟随君王一起睡觉。那时我忙于梳理头发和装饰妆容,而您也对我的辛劳表示了怜悯
玉阶怨 秋晚步玉阶,后宫已无暑。 卷帘看双星,含情独不语。 【注释】: “玉阶”:指宫殿中的石级。 怨:怨恨、悲愁。 “秋晚步玉阶”:秋日傍晚在玉砌的台阶上徘徊。 “后宫已无暑”:指宫女们已经没有了夏日的暑气。 “卷帘”:拉开窗帘。 “含情独不语”:有满腔的柔情而独自沉默不言。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全诗以“怨”字为线索,从“怨”字生发开去,层层递进,最后揭示出“怨”的根源在于宫廷的腐朽黑暗。
【注释】 放歌行:抒发自己志向的诗。 不与草木同:不被世人所理解、所认同。 胸中慷慨气吐虹:胸中的抱负如虹,豪气冲天。 经纶:治国之才。 糟粕:指无用之物。 黄金殿:指朝廷。 三挂天山弓:指三次被贬谪。 蹉跎岁月:虚度年华。 昨日少年今老翁:形容自己年过半百,仍为官而忙碌。 万事:一切事情。 世故:世间的人情世道。 浮云变苍狗:比喻世事无常,变化莫测。 逆旅:旅店。 走马红尘三十秋
少年行二首 其二 自谓英豪比信陵,手提三尺事横行。 沙场会有封侯日,跋扈将军未可轻。 注解与赏析: - 自谓英豪比信陵:自认为英姿雄健如同战国时期的信陵君(魏无忌),意指自己有如信陵君般的英雄气概。 - 手提三尺事横行:意味着手握权杖,行事果断,无所畏惧,横行霸道。 - 沙场会有封侯日:在战场上有机会获得功名,成为封侯拜将之人。 - 跋扈将军未可轻:虽然行为跋扈,但不可轻视
征夫词 征夫语征妇,为国使鸡林。 玉帛走万里,冰霜持寸心。 离别不足叹,岁月愁侵寻。 莫怨清路尘,莫赋白头吟。 春□分素手,秋风候归音。 不学秋胡子,戏掷桑中金。 注释: 1. 《征夫词》是一首表达对远征士兵的思念和鼓励他们的诗。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表达了一种情感或景象。 2. “征夫”是指那些为了国家而出征的士兵,“征妇”则是他们的妻子。他们为国家而战,为国家而牺牲。 3. “为国使鸡林”
解析: 1. 诗句释义与注释 a. 芳树曲 - 注释: “芳树”指美丽的树木。“曲”可能暗示其形态或特性,如弯曲或曲折。 b. 芳树秉春茂 - 注释: 这里的“秉”可以理解为“持”或“拥有”,“春茂”则表示春天生长茂盛。 c. 柔柯压槛浓 - 注释: “柔柯”指的是柔软的枝条,“压槛”形容树枝垂挂的样子。整体描述一种繁茂的景象。 d. 叶无浮鸭绿 - 注释: “浮鸭绿”是一种颜色
上之回 上之回,甚盛举。 专内修,御外侮。 敷文德,振威武。 四海同,万物睹。 五星聚,百神祐。 乌孙稽首,单于拜舞。 月氏请降,西域纳土。 麟游郊,凤在圃。 朱草生,紫芝吐。 封疆越唐尧,神功迈夏禹。 持觞寿万年,永为臣民主。 译文: 这首诗是赞美盛世景象的诗歌。它描述了国家繁荣昌盛、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注释】 少年行:乐府《相和歌辞》旧题。二首,这里指第二首。第一首为《长安古意》,今人有以“二首”指第一首之误。 明光宫:在长安城内,是汉代宫殿之一。直庐:直庐,指卫士宿值的官舍。 冠千夫:比喻气魄雄伟。 区区:形容见识小、本领小。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青年勇士报主精神的诗。诗人借写勇士的胆气,歌颂了他们的爱国精神。 开头两句:“朝侍明光夜直庐,少年胆气冠千夫。”意思是说,他早晨在明光宫值班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全诗共五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象征。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烽火连幽并,匈奴屡入寇。 这句诗描述了边疆战火连绵不断的情景,暗示了国家的边境地区常常受到匈奴的侵犯。"幽并"是当时的一个边郡地名,这里的烽火连天,表明了战争的激烈。 抚剑出飞狐,君命所不受。 这里描绘了一位将军挥剑出鞘的形象,他不受君王的命令行事。"飞狐"是一种传说中能够预知吉凶的动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驿舍偶成》。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第1句:“驿对青山近,门临绿树重。” 注释:驿站靠近青山,门前有绿树环绕。 译文:驿站紧邻着青山,门前种满了绿树。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通过“近”、“重”等词的使用,生动地表现出了驿站周围的自然风光。 第2句:“萧条堪昼卧,幽敞足诗供。” 注释:寂寞萧条的环境让人想睡觉
注释: 1. 独客心何壮,九龙坡自高。——独自行走的客人,心中充满豪情壮志,九龙坡地势高耸入云。 2. 风颠猿抱树,人过雉藏蒿。——风吹动树叶,猿猴抱着树,人们走过时,雉鸡藏在蒿草中。 3. 我喜诗怀阔,谁怜仆从劳。——我喜欢广阔的胸怀和豪放的性格,谁会怜惜我的辛苦和劳累? 4. 今朝持节过,题石托吾曹。——今天持着符节经过这里,在这里留下我的名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景色和自己心境的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首句“官职何须热”,意思是说,做官并不需要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忙碌,不需要追求功名利禄。 第二句“繁华独厌春”,意思是说,虽然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是诗人却对这些繁华景象感到厌倦。他更喜欢宁静的自然景色。 第三句“十年淹俗吏”,意思是说,诗人在官场上度过了漫长的十年,这期间他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是当初那个热血沸腾
【解析】 这是一首羁旅诗。诗人借“驿舍”的偶成,抒发了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首联点明“驿舍”和“无书寄”,交代了写作背景和时间;颔联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壮志难酬的愁绪;颈联由景及人、由情到理,写出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诗人对宦途艰辛的感慨。全诗语言平易,含蓄蕴藉,意境深远,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答案】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诗句释义 1 落日照林坰 - 此句描述了夕阳的光辉映照在树林和田野之间,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2. 昏鸦集远汀 - 黄昏时分,乌鸦聚集在遥远的小河或沙洲上,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氛围。 3. 关河夷险路 - 这是一句描写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和危险的道路,通过“关河”暗示了旅程的遥远和艰险。 4. 风雨短长亭 - 长亭是古代传递信息或休憩的地方,风雨中行走的长亭更添了几份艰辛与不易。 5.
诗句输出: 绕舍山千叠,当庭柏七株。 译文注释 - 译文:环绕着屋子的是层层叠叠的高山,院子里有七棵柏树。 -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住处周围的自然风光与环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宁静与美丽,通过“绕舍山千叠,当庭柏七株”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诗人居所周围的自然景观,展现出一幅和谐而宁静的山水画卷。诗中的“高情颇惬吾”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满足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