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气何曾让古人,历扬中外廿年春。
度支财赋轻刘晏,刺史循良共信臣。
镌石有文彰令德,传家无子拜荒坟。
仁人寿矣成虚语,我恐皇天亦不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以下是对其逐句的翻译、注释和赏析:

  1. 吊萧伯铉太守(吊唁萧太守):这是对已故萧太守的哀悼,表达了对他生前事迹的回忆和对其去世的哀思。
  2. 义气何曾让古人:表示自己从未在气节上逊色于古人,强调了自己的忠诚与坚定。
  3. 历扬中外廿年春:指从外到内,历经二十年之久。暗示萧太守的任期之长,以及他在治理地方时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4. 度支财赋轻刘晏:意指在财政管理方面,萧太守能够像唐朝的名臣刘晏一样,有效地管理和分配国家的财政资源,使得国库充盈。
  5. 刺史循良共信臣:形容萧太守是一位恪守职责的官员,他的治理方式得到了百姓的信任和尊敬,被视为一位贤明的臣子。
  6. 镌石有文彰令德:意味着萧太守的功德被铭记于碑石之上,以此彰显其崇高的道德品质。
  7. 传家无子拜荒坟:表达萧太守一生未有子嗣,但他的功绩和品德却得以传承,成为后人敬仰的对象。
  8. 仁人寿矣成虚语:指出虽然人们常说“仁人长寿”,但现实中真正的仁人往往英年早逝,这种说法往往只是空话。
  9. 我恐皇天亦不仁:表达了对天道不公的担忧,认为即使是皇帝也应该有仁爱之心,而不是对那些真正有德之人毫不留情地加以惩罚或忽视。
    这首诗通过怀念已故的萧太守,表达了对忠诚、廉洁、智慧、仁爱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公正和道德观念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