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翩翩出帝京,马头红日万山明。
才攀杨柳何边别,便忆梅花岭外情。
赵抃素琴随处好,江淹别赋向人鸣。
诗成我后怜才涩,和得阳关第几声。
五马翩翩出帝京,
马头红日万山明。
才攀杨柳何边别,
便忆梅花岭外情。
赵抃素琴随处好,
江淹别赋向人鸣。
诗成我后怜才涩,
和得阳关第几声。
译文:
五匹马在阳光明媚的早晨飞奔而出帝都,马头映衬着红日,群山在远处显得格外明亮。刚刚离开杨柳依依的地方,心中便开始怀念远方的梅花岭。赵抃的素琴总是能带给人美好的感觉,而江淹的离别之辞则时常回响在我耳边。当我完成这首诗时,也深感自己有些生硬,不知道应该如何去配合这首曲子的调子。
注释:
- 五马翩翩: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
- 帝京:指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泛指京城。
- 马头红日:形容太阳从马的头部照进,非常明亮的景象。
- 归马:指回到家乡的马匹。
- 岭外:指远离京城的地方。
- 阳关:古代送别时常用的曲调名称,这里比喻诗歌的旋律。
赏析:
江源的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幅清晨帝都景象的画面。诗人以五马为引,描绘了一幅繁忙的城市早晨图景。紧接着的“马头红日万山明”,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朝阳照耀下,万山皆明的美丽景色,更是通过“万山”这一意象,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才攀杨柳何边别,便忆梅花岭外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联想,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在这里,“才攀杨柳”暗示了离别的场景,而“便忆梅花岭外情”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留恋。这种情感的转换,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深度。
最后两句“赵抃素琴随处好,江淹别赋向人鸣”,则是点明了诗中的人物与情境。赵抃素琴的形象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而江淹的离别之辞则触动人心,让人不禁回想起自己与亲人、朋友离别的情景。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离别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个人体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离别情感的独特感悟。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