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贤相夸姚宋,蹇谔输公第一流。
抗疏不容牛氏相,覆师先识羯奴谋。
曲江祠古千年祀,揠月堂空一土丘。
再拜遗容出门去,萧萧林木不胜秋。

诗句解释

1 谒张文献祠:访问张文忠的祠堂,纪念这位唐朝的贤相。张文忠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张九龄的字。

  1. 开元贤相夸姚宋:形容张文忠的贤能,与唐玄宗时期其他贤臣如姚崇、宋璟相比。
  2. 蹇谔输公第一流:张文忠以其刚直不阿、勇于直言的性格著称,被誉为“蹇谔公”,在政治舞台上位列第一流。
  3. 抗疏不容牛氏相:指张文忠在面对朝廷时,敢于上书皇帝,反对宦官和权贵,即使被贬斥也不屈服于邪恶势力。这里的“牛氏相”指的是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
  4. 覆师先识羯奴谋:张文忠在军事上也有卓越的才能,能够洞察敌人的计谋,成功抵御外敌入侵。这里提到的“羯奴”可能是指北方的异族部落。
  5. 曲江祠古千年祀:描述张文忠祠所在的地点,曲江是西安的一个著名景点,有悠久的历史,经常有人来此祭拜他。
  6. 揠月堂空一土丘:提到一个名为“揠月堂”的地方,现在只剩下了一座空无一人的土丘,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消逝。
  7. 再拜遗容出门去:描述了诗人对张文忠遗容的深深敬仰,以及离开祠堂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8. 萧萧林木不胜秋:描绘了深秋时节,树木凋零的景象,衬托出诗人心中的哀愁和对往事的怀念。

译文

我前来拜访张文忠的祠堂,以表达对他的无尽敬意。他的才华与姚崇、宋璟齐名,被视为开元时期的贤相。尽管他直言不讳,得罪了权贵宦官,但他们仍然无法压制他的正义之声。他在军事上也有着卓越的贡献,能够识破敌人的秘密,保卫国家的安全。如今,曲江边上的张文忠祠已有千年历史,但那座拔月堂却只剩下一片荒凉的土丘,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化。我再次拜谒了他的遗容,离开了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四周的萧瑟秋林让我倍感凄凉。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对一位历史上重要人物——张文忠的敬仰之情。诗中不仅赞颂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忠诚无私的态度。通过对比古今,诗人展现了张文忠的伟大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最后一句中的“萧萧林木不胜秋”更是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使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对过去辉煌岁月的追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