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刑关上此经过,径路棱层绿树多。
眼底有山皆峻峭,人间无地不风波。
马蹄退缩临危栈,雉子惊飞伏浅莎。
欲勒纪行诗数首,不知崖石倩谁磨。

【注释】

平刑关:即今四川省彭山县南。

径路棱层绿树多:指山路两旁,绿树林立,层层叠叠。棱,纵横交错;层,一层一层。

眼底有山皆峻峭:眼望之下,群峰峻拔。

人间无地不风波:世上没有一处平坦的地方,到处都有风浪。

马蹄退缩临危栈:马儿害怕,不敢前行,只能退到险要的地方。

雉子惊飞伏浅莎:雉鸟受惊吓后,飞落到草丛中藏身。

欲勒纪行诗数首:打算写几首诗来记下这次经过。

不知崖石倩谁磨:不知道这些崖石是请谁来磨制刻文的。

【赏析】

《过平刑关》是明末杨升庵(升庵)在四川彭山县南的平刑关作的一首诗。诗的前两句“平刑关上此经过,径路棱层绿树多”,写诗人经过平刑关时所见到的景象:山峦重叠,树木葱茏,道路崎岖。后两句“眼底有山皆峻峭,人间无地不风波”,写山势之峻拔和路途之艰险。这两句对仗工整,气势雄浑,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险、敢于攀登的精神。后两句又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为记叙途中所见的景物而作诗。最后二句“欲勒纪行诗数首,不知崖石倩谁磨”,写自己打算将沿途见闻写成诗歌,但又不知是谁来刻石铭功。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经过平刑关时所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则是由此而产生的联想,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敢于攀登的精神。全诗通过对平刑关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