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衔命按三边,衣绣神羊照日鲜。
两地山川分节钺,百年冤狱赖生全。
胸中生意回天地,笔底阳和遍冀燕。
见说此春原有脚,更施天下泽元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描述杨绣衣在春天为皇帝起草诏书的事情。
诗的第一句“复为杨绣衣题春阳卷”描述了杨绣衣再次受命为皇帝起草春日的诏令。这里的“春阳卷”指的是春天的诏书,而“绣衣”是古代官服上绣着花纹的衣服,这里指的是高级官员的服饰。
第二句“九重衔命按三边”,描述了朝廷对边疆地区的关注和重视。这里的“九重”指的是皇帝的宫廷,而“三边”指的是边境地区,包括北方、西方和南方。
第三句“衣绣神羊照日鲜”,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即身穿华服的神羊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这里使用了“神羊”这个意象,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第四句“两地山川分节钺”,描述了两个地方的地形地貌。这里的“节钺”是指权力的象征,表示这两个地方分别拥有不同的军事力量。
第五句“百年冤狱赖生全”,表达了一种解脱和宽慰的情感,认为多年的冤屈终于得到了昭雪,国家得以安宁。
第六句“胸中生意回天地”,意味着心胸开阔,能够容纳万物。这里的“生意”是指人的才能和智慧。
第七句“笔底阳和遍冀燕”,描述了文笔流畅,文采飞扬的情景。这里的“阳和”是指阳光明媚,象征着正义和光明。
最后一句“见说此春原有脚,更施天下泽元元”,表达了一种希望和期待。这里的“此春”指的是春天,而“元元”则是指老百姓。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春天的到来带来了希望,希望能够将这份恩泽传递给每一个百姓。
这首诗通过对杨绣衣为皇帝起草诏书的场景的描述,展现了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