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芳尊须共酌,十年宦辙未能回。
醉来易撼愁城破,谁道难逢叹口开。
身世但教如栗里,功名何必上云台。
秦皇汉武今安在,五祚阿房一劫灰。

《次九日遣兴韵》是明代诗人江源的作品。此诗以九九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在重阳节的感慨和思索,表达了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句一:九日芳尊须共酌,十年宦辙未能回。

  • 注释: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常常一起喝酒庆祝,但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他感叹自己多年来在外做官,无法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
  • 赏析:诗人用“九日芳尊须共酌”来描述重阳节的热闹氛围,而“十年宦辙未能回”则表达了他长时间在外工作,无法回家的情感。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深沉。

诗句二:醉来易撼愁城破,谁道难逢叹口开。

  • 注释:在醉酒后,诗人感到心情舒畅,甚至能撼动忧愁之墙,但同时他也感叹,在这样的时刻,谁能说不会遇到困难,让人叹息呢?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生的艰难和无常。他通过饮酒来缓解压力,但在清醒的时候,他又会感受到生活的不易。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诗歌更加真实。

诗句三:身世但教如栗里,功名何必上云台。

  • 注释:诗人认为,一个人的命运就像栗里村一样简单,不必过于追求功名富贵。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他认为一个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不是外在的名利。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诗句四:秦皇汉武今安在,五祚阿房一劫灰。

  • 注释:这里提到的秦皇和汉武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帝王,诗人用他们来反衬自己对历史的感悟。他认为,这些帝王虽然有辉煌的功绩,但最终也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他认为历史是不断变化的,过去的成功并不能保证未来的成功。这种观点既具有哲理性,也具有现实意义。

这首诗通过写酒、愁、人生、历史等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哲学观,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诗歌创作技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