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光阴五十过,每因名利却奔波。
老休北里买娇妾,寒即南邻借脚婆。
文字直须追董贾,诗家长叹步阴何。
沾襟谩想柴桑老,赋得闲情对酒歌。
这首诗是诗人王之涣在客居他乡时,收到内翰王世赏的寄诗后所作。全诗四首,此为第二首。
“次内翰王世赏见寄韵。”王之涣与王世赏是朋友,他们同游京师并有往来。王世赏在京城中任职内翰,所以称其为内翰。这首诗就是王之涣收到王世赏的寄诗后写的。
“客里光阴五十过,每因名利却奔波。”这是第一联。诗人说:“在客位的时候,已经度过了五十年,因为名利而奔波忙碌。”这里说的是诗人自己,他长期在外为官,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劳碌。
“老休北里买娇妾,寒即南邻借脚婆。”这是第二联。诗人说:“老了以后就到北里去买美女做妻子,寒冷的时候就向邻居借被子盖。”这里说的是王之涣的夫人。她年轻时就嫁到了王家,成为王之涣的妻子,陪伴他度过了许多年。由于王之涣在外为官,所以他的妻子需要经常随他四处漂泊。
“文字直须追董贾,诗家长叹步阴何。”这是第三联。诗人说:“写文章要像董仲舒、司马相如那样,作诗要像屈原、贾谊一样。”这里说的都是古代文人。他们都是杰出的才子,但在当时社会风气下,他们的才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沾襟谩想柴桑老,赋得闲情对酒歌。”这是最后一句。诗人说:“我不禁感慨万千,想起陶渊明隐居柴桑的日子。如今我已经年老体衰了,只能在醉酒中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里说的是诗人自己。他曾经向往过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但现在他已经无法实现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在官场上的奔波和对名利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