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云高阁倚长溪,万卷窝中惬所栖。
春水池塘蝌蚪闹,暖风花竹鹁鸠啼。
香飘丹桂姮娥近,光接青藜太乙低。
借问先秦书在否,缥囊月露不堪题。

玉溪书楼次太守顾天锡韵入云高阁倚长溪,万卷窝中惬所栖。

春水池塘蝌蚪闹,暖风花竹鹁鸠啼。

香飘丹桂姮娥近,光接青藜太乙低。

借问先秦书在否,缥囊月露不堪题。

注释:

玉溪:地名,位于今云南昆明。书楼:藏书楼。太守顾天锡:指宋代大理国大理国(937年-1253年)的大理国国君段兴智的第三个儿子段素兴的字。顾天锡是大理国的一位著名诗人,他擅长写诗,并且有很高的文学造诣。次韵:即应和别人的诗歌。这里指作者在《玉溪书楼次太守顾天锡韵》这首诗中应和了顾天锡的诗作。

译文:

高耸入云的藏书楼依偎着长长的溪流,在万卷的书海中找到了舒适的栖息地。

春天的池塘边,蝌蚪在水中欢快地游动;温暖的春风里,花与竹间传来鹁鸠的啼鸣。

桂花散发出淡淡的香味,仿佛嫦娥近在咫尺;月光映照下,青藜树的影子似乎变得很低。

我想问问那古老的书籍是否还在?那些缥缈的月华如露,让人难以题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书楼景色和氛围的诗。诗人以高超的想象力和精湛的笔力,描绘了一幅生动、美丽的画面。

首联“入云高阁倚长溪,万卷窝中惬所栖”,开篇便描绘了书楼的高耸入云和周围环境的优美。诗人用“入云”来形容书楼的高耸入云,突出了书楼的独特之处。接着,诗人用“倚长溪”来形容书楼的位置,强调了书楼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后,“万卷窝中惬所栖”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书楼的喜爱之情。这里的“万卷”指的是藏书之多,而“窝中”则形容了书楼内部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颔联“春水池塘蝌蚪闹,暖风花竹鹁鸠啼”,进一步描述了书楼周围的自然环境。诗人用“春水”和“暖风”来形容池塘和花竹的生机勃勃,用“蝌蚪闹”和“鹁鸠啼”来描绘自然生态的和谐。这句诗通过丰富的色彩和声音,营造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自然景象。

颈联“香飘丹桂姮娥近,光接青藜太乙低”,继续描绘了书楼周围的自然景色。诗人用“香飘丹桂”、“姮娥近”来形容桂花的香气扑鼻而来,仿佛嫦娥就在附近。而“光接青藜太乙低”则描绘了青藜树下的光线柔和、美丽,如同太乙神降临一般。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尾联“借问先秦书在否?缥囊月露不可题”,则是诗人对书楼内藏书情况的询问和感慨。诗人用“借问”一词,引出了对古代书籍的怀念和思考。这里提到了“先秦”二字,暗示了古代的书籍更加珍贵和重要。而“缥囊月露不可题”则表达了诗人对古籍的珍视之情。这里的“缥囊”指的是装书的袋子,而“月露”则象征着古籍的珍贵。整句诗通过提问和感叹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书籍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玉溪书楼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谐与美好的世界。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古代书籍的怀念和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传承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