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烟树正秋风,千里南云度塞鸿。
白玉帐寒鸳梦绝,彩云天远凤楼空。
长疑好事皆虚事,不是愁中即病中。
秋去秋来几恩怨,闭门疏雨落梧桐。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上阳烟树正秋风,千里南云度塞鸿。”
- 注释: “上阳宫是唐代帝王的避暑之地。这句诗描述了秋天的景色,上阳宫内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远处传来南飞的大雁和塞鸿的声音。”
- “白玉帐寒鸳梦绝,彩云天远凤楼空。”
- 注释: “白玉帐指的是皇帝的寝宫,这里形容寝宫里的气氛寒冷如冬。鸳(鸳鸯)梦断指夫妻之间情感的破裂或疏远,凤楼则可能暗指宫殿。此句描绘了一幅冷清寂寞的画面,象征着宫中的空虚与寂寞。”
- “长疑好事皆虚事,不是愁中即病中。”
- 注释: “长疑是指常常怀疑、认为。这句诗表达了对于所有美好事情的怀疑态度。诗人怀疑一切好事可能都是虚幻的,无论是在忧愁还是病痛之中。”
- “秋去秋来几恩怨,闭门疏雨落梧桐。”
- 注释: “秋去秋来表示时间的流逝,而这里的“几恩怨”指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纷争的往事。闭门表示闭门不出,疏雨则是指稀疏的雨声,落梧桐则是梧桐叶因秋雨而落下的景象。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过往恩怨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上阳宫深秋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世界。首句描绘了宫外的景色,第二句则转入室内,描写了宫中的孤独与冷清。第三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美好事物的怀疑态度,第四句则通过时间的流转和落叶的飘零,反映了诗人对过往恩怨的回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结尾两句以闭门疏雨落梧桐的形象,寓意着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感悟,又表达了他的情感波动和内心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