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身世各如萍,异国光阴老客情。
鸿雁不堪愁里听,清霜先向鬓边生。
陈琳草奏才还在,宋玉含凄梦亦惊。
早晚粗酬身事了,五湖烟景有谁争。
【译文】
十年来我与故乡的亲人各如浮萍,在异国他乡度过年华,人已老去。
鸿雁不堪愁绪中聆听,清霜先在鬓边萌生。
陈琳当年草拟奏书才思敏捷,宋玉梦中凄婉令人惊心。
早晚能将一身所托之事办成,五湖烟景定会为谁所争夺。
注释:
- 十年:十年时间,意指作者在外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 身世各如萍:比喻作者与家乡亲人各自像飘浮不定的浮萍一样,没有固定的地方。
- 异国光阴老客情:在异国他乡度过了许多光阴,感到自己如同游子一般。
- 鸿雁不堪愁里听:鸿雁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常被用来比喻远行的人或思念之人。这里的“不堪”表示难以忍受或无法承受,而“愁里听”则暗示了作者在忧愁之中倾听着远方传来的鸣叫声。
- 清霜先向鬓边生:清霜是秋天的象征,而鬓边则是头发两侧的边缘,这里用来形容时间无情地催人衰老。
- 陈琳草奏:陈琳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曾经起草过奏章。
- 宋玉含凄梦亦惊: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辞赋家,曾梦见自己在梦中哭泣。
- 晚粗酬身事了:意思是说等到将来能够完成自己的事务。
- 五湖烟景有谁争:五湖是指太湖一带,是古代文人骚客常常吟咏的地方。这里的“烟景”指的是风景如画,而“有谁争”则表示这样的景色将会被谁所争夺。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经历为主题,抒发了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时光飞逝、容颜易老的感慨。首联直接点明诗人与故乡亲人各如浮萍,表达了他们相隔千里却依然牵挂对方的心境。颔联通过描绘鸿雁和清霜的形象,暗示了诗人在异国他乡听到鸿雁声和感受到清霜带来的寒冷,以及这些自然景象带给他的孤独和凄凉感。颈联则通过提到陈琳和宋玉两位古代文人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未得以施展和内心情感难以排遣的无奈之情。尾联则寄托了诗人对于将来能够实现抱负、完成事业的美好期望,同时也隐含了对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忧。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又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