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石矶头系短蓬,数家村落寂□中。
江云作暝千山暗,墅火连冈几处红。
客况膝边怜阿子,乡音灯下语家童。
愁来谩拥青绫坐,看取囊中宝剑雄。
【注释】
横石矶:在今安徽无为县西南。
短蓬:系着的小船。
□中:空阔之处。
墅:小山。
阿子:小儿。
家童:仆人或奴仆。
青绫:浅蓝色的丝织品,这里指被子。
囊中宝剑:形容剑的锋利。
【赏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客居他乡时夜泊横石矶的情景。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叙事,尾联点题。全诗写得细腻委婉,情调凄迷。
“横石矶头系短篷,数家村落寂□中”。这是诗人夜泊时的所见:在横石矶头系上小船,眼前是几座村落,十分寂静。“横”是斜倚之意。“短篷”是船篷短小。“泊”,是停船靠岸。“□”,空阔之处。“寂”是静默无声的意思。“□中”指水边空旷的地方。诗人把船停在了横石矶头,从船上望去,前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而远处的江面上只有几处人家灯火闪烁。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夜泊横石矶时的所见所闻,勾勒出一幅宁静、清幽的夜景图。
“江云作暝千山暗,墅火连冈几处红”。这是诗人对前二句景象的变化作了进一步描绘。傍晚时分,天空中的流云将夕阳染成红色,暮色四合,四周的山峰被晚霞映照得一片通红。诗人用“作暝”“连冈”等词,写出了景物的变化,使画面更富诗意。“墅火连冈”是指几户人家燃起的炊烟袅袅升起,在远处与青山相映成趣,给静寂的夜色带来了一丝生气。这句中的“几处红”也暗含着“几处绿”的意思,因为青山也是绿色的。
“客况膝边怜阿子,乡音灯下语家童”。这两句写诗人夜泊横石矶后的情景。诗人膝旁抱着的是自己的小孩,他多么怜爱自己的小孩啊!而自己又是多么怀念家乡啊!这时,他点燃了灯,对着灯影下的小童说家乡话,聊起了家常,以解寂寞和思乡之情。“阿子”是诗人的小儿子的名字,“家童”是家中的仆人或奴仆。
【译文】
我在横石矶上拴好了小船,面前有几座村落,非常安静。
江上的云雾把黄昏笼罩,周围山峦都变得暗淡;几处人家燃起的炊烟,在远处的青山上袅袅上升。
我怀里抱着孩子,膝上放着小童,怜爱地抚摩着他的头,心中充满了怀念故乡的情绪。
我打开灯笼,对着灯光下的僮儿说着家乡话,让他给我讲些家书的内容,排遣我心中的孤独感。
赏析:
《夜泊横石矶》这首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杜甫此时流寓蜀中,漂泊不定。这首诗是作者流寓横石矶时作,诗中通过写景抒发了羁旅之悲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开头二句写景,点明时间是夜晚。横石矶位于长江北岸,矶头有一座小山,山上建有亭台楼阁,因而得名横石矶。诗人登上小山,远眺江天一色。“系短篷”,是说在横石矶上拴好小船。“数家村落寂□中”,意思是周围几户人家都很寂静。一个“寂”字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孤单和寂寞,同时也渲染出环境的寂静和冷清。
第三、四两句写远景。“江云作暝千山暗”写的是落日余晖映红了整个江面,周围的山峦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这里的“作暝”指的是日落时分,“连冈”则是连绵不断的山冈。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横石矶上看到的江边美景,同时也暗示出诗人此刻的心情——忧郁和惆怅。
接着第四句写诗人看到的情景。“墅火连冈几处红。”意思是有几户人家正在燃火做饭,炊烟袅袅升起,远远看去像是山冈上的几点红霞。“墅”,就是房屋的意思。“连冈”,指的是连绵不断的山冈。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几户人家燃火做饭的炊烟,为横石矶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气和温馨,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此刻的孤独和寂寞。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内心感受。“客况膝边怜阿子,乡音灯下语家童。”意思是说现在诗人身边只有他的小儿子在陪伴着他,他多么喜爱他的孩子啊!而他又不能不怀念家乡,只好在灯下与家童说话来消磨时光。这里的“阿子”就是诗人的小儿子的名字。“家童”则是指家中的仆人或者奴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己的处境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诗人通过对横石矶上的景象进行描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具有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内涵。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精湛的写作水平,让人读起来回味无穷。